膽囊不舒服的時候,那種隱隱作痛的感覺真是讓人坐立難安。很多人直到體檢報告出來,才發現自己已經悄悄加入了”膽囊炎俱樂部”。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容易中招的人群往往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慣。
一、飲食不規律是頭號元兇
1、饑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節奏
經常跳過早餐的人,膽汁在膽囊裏儲存時間過長,容易形成結晶。而暴飲暴食時,膽囊又被迫超負荷工作排出膽汁。這種”過山車式”的飲食模式最傷膽囊。
2、過分追求低脂飲食
有些人為了減肥完全不吃油脂,導致膽囊缺乏收縮刺激。膽汁長期淤積容易引發炎症,建議每天保證20-30克健康脂肪攝入。
3、酷愛油炸食品
炸雞、薯條等高脂肪食物會刺激膽囊劇烈收縮。特別是晚上吃這類食物,躺下後膽汁更容易反流。
二、長期久坐帶來雙重打擊
1、影響膽汁正常排泄
每天坐著超過6小時的人,腹腔壓力增大,膽囊排空功能會逐漸減弱。建議每小時起來活動3-5分鐘。
2、誘發肥胖問題
久坐不動帶來的體重增加,會改變膽汁成分比例。研究顯示,BMI超過28的人患膽囊炎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。
三、忽視身體發出的警.告信號
1、把飯後腹脹當消化不良
很多人吃完飯感覺右上腹悶脹,總以為是胃病。其實這可能是膽囊發出的早期求.救信號。
2、忽略偶爾的隱痛
那種一過性的右上腹疼痛,尤其在吃了油膩食物後出現,很可能是膽囊在”抗議”。
3、對脂肪不耐受視而不見
突然開始討厭吃肥肉、聞到油味就噁心,這是典型的膽汁分泌異常表現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占了以上任何一條,現在調整還來得及。從明天開始按時吃早餐,工作時設個站立提醒,吃飯時多注意身體的反應。膽囊就像個沉默的器官,等它大聲抗議時往往已經晚了。與其等到疼得打滾才重視,不如從現在開始對它溫柔一點。畢竟這個小小的器官,可是承擔著消化脂肪的重任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