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中年,骨骼就像悄悄流逝的沙漏,稍不注意就可能面臨骨質疏鬆的困擾。但總有些老人年過七旬依然健步如飛,體檢時骨密度讓年輕人都羡慕。他們究竟藏著什麼護骨秘訣?
一、骨骼喜歡的飲食習慣
1、鈣質攝取有訣竅
每天保證300ml乳製品攝入,搭配豆製品、深綠色蔬菜。研究發現分次補鈣比單次大劑量更易吸收,建議早晚餐各攝入一部分。
2、會吃比多吃更重要
維生素D能促進鈣吸收,每週吃2-3次深海魚,每天曬20分鐘太陽。注意喝咖啡要間隔補鈣時間,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。
二、運動是天然骨水泥
1、負重運動不可少
快走、爬樓梯等承重運動能刺激成骨細胞活性。建議每週至少3次,每次30分鐘以上,注意循序漸進避免損傷。
2、平衡訓練防跌倒
太極拳、八段錦等運動能增強平衡力。65歲以上老人跌倒風險每增加1級,骨折概率就上升2.3倍。
三、生活習慣裏的護骨密碼
1、作息規律影響骨代謝
保證23點前入睡,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時段深度睡眠能促進骨骼修復。長期熬夜人群骨密度會比同齡人低5%-8%。
2、戒煙限酒護骨骼
煙草中的尼古丁會破壞成骨細胞,每天吸煙超過20支的人群,腰椎骨密度平均低6.2%。飲酒每日不宜超過100ml。
四、定期監測很關鍵
1、骨密度檢查要趁早
女性絕經後、男性65歲起應定期檢測。骨量減少階段干預效果最好,等確診骨質疏鬆再補救事倍功半。
2、警惕無聲的骨流失
身高縮短3cm以上、經常腰背疼痛可能是早期信號。建議每年測量身高,變化超過1cm就要引起重視。
這些習慣看似普通,但貴在堅持。北京某社區跟蹤調查顯示,堅持這4類習慣的老人,十年間骨折發生率比同齡人低72%。護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,從30歲開始儲備骨量,才能讓我們的骨骼”老當益壯”。現在開始改變,永遠為時不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