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發現很多朋友對透析期間的營養問題特別困惑——明明按時治療,怎麼體重還是往下掉?肌肉越來越鬆軟?這背後其實藏著三個容易被忽視的真相。

一、透析治療帶來的營養流失
1、每次透析會帶走約6-8克氨基酸,相當於兩個雞蛋清的蛋白質含量。這種被動流失就像開了個”營養後門”,需要額外補充才能維持平衡
2、治療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(B族、C等)會隨透析液大量丟失,特別是維生素B1的流失速度比普通人快3倍
3、體內毒素清除後食欲改善的窗口期很短,往往剛有胃口又到了下次治療時間
二、被低估的代謝變化
1、透析患者的蛋白質分解速率比健康人高15%-20%,就像發動機始終處於高轉速狀態
2、尿毒癥環境會導致胰島素抵抗,使肌肉對營養的吸收效率下降30%左右

3、慢性炎症狀態讓身體持續消耗營養儲備,這種”暗耗”常被誤認為是治療副作用
三、飲食誤區加劇營養不良
1、過分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,反而加速了肌肉流失。實際上透析患者每公斤體重需要1.2-1.4克優質蛋白
2、盲目忌口導致熱量不足,身體被迫分解肌肉供能。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35千卡以上
3、忽視磷鉀平衡的重要性,要麼不敢吃高蛋白食物,要麼過量攝入引發併發症
應對方案可以這樣做:早餐吃2個雞蛋白+1碗燕麥粥,上午加餐喝200ml專用營養劑;午餐選擇70g清蒸魚搭配半碗米飯,晚餐用50g豆腐+100g雞肉補充蛋白。注意把每日所需的60%蛋白質安排在非透析日補充,治療當天重點補充易吸收的乳清蛋白。

營養師特別提醒:透析後2小時是補充營養的黃金時間,這時候吸收效率比平時高40%。可以準備些即食的蛋白棒或專用營養粉,抓住這個關鍵補給點。定期監測血清前白蛋白水準比單純關注體重更能反映真實營養狀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