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身體總是“涼”怎麼辦?醫生...

身體總是“涼”怎麼辦?醫生:或是這3個部位出問題了!快來看看

手腳冰涼得像從冰箱裏拿出來?辦公室裏永遠比別人多穿一件外套?這種”自帶製冷系統”的體質可不僅僅是怕冷那麼簡單!身體某些部位可能正在發出求.救信號,快來看看你中招了沒。

一、手腳冰涼:末梢迴圈的紅色警.報

1、血管網路告急

手腳是血液迴圈的”最後一站”,當供血不足時就會率先降溫。每天用40℃泡手泡腳15分鐘,能有效擴張毛細血管。

2、肌肉活力不足

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泵血功能下降,簡單的手指操、腳踝轉動都能改善。坐辦公室時記得每小時活動3分鐘。

3、鐵元素缺乏

血紅蛋白合成不足會影響氧氣運輸,適當增加紅肉、動物肝臟攝入。素食者可以多吃黑木耳、紅棗等高鐵食材。

二、腰腹發涼:內臟功能的晴雨錶

1、脾胃虛弱

中醫認為腹部是”五臟六腑之宮”,這裏發涼可能預示消化功能減退。飯後順時針按摩腹部100下能促進氣血運行。

2、腎陽不足

腰部對應腎臟區域,持續發涼要警惕陽氣虧損。避免久坐,每天做20個後仰動作能刺激命門穴位。

3、代謝減緩

體溫降低1℃,基礎代謝率下降12%。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,每天喝杯薑棗茶能提升內臟溫度。

三、後背發冷:免疫系統的求.救信號

1、督脈不暢

脊柱兩側是陽氣運行的通道,這裏發冷說明氣血運行受阻。每天靠牆站立5分鐘能疏通經絡。

2、肺氣不足

上背部對應呼吸系統,長期發涼可能伴隨免疫力下降。練習腹式呼吸能增強肺活量。

3、濕氣滯留

體內濕氣重會導致”外熱內寒”,舌苔厚膩是典型特徵。炒薏米水代茶飲有助祛濕。

這些部位持續發涼超過一個月,建議做個全面體檢。平時可以多吃些溫性食物,比如肉桂、核桃、韭菜等。記住身體不會無緣無故”製冷”,找到根源才能徹底告別”冰山體質”。從今天開始,給自己定制一份”升溫計畫”吧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