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檢報告上突然出現”息肉”兩個字,是不是讓你心頭一緊?先別慌,不是所有息肉都會”黑化”成腫瘤。但確實有幾種息肉特別愛搞事情,就像身體裏埋著的定時炸.彈,不及時處理可能會釀成大禍。今天就來扒一扒那些需要特別警惕的息肉類型。
一、腸息肉裏的”危險分子”
1、腺瘤性息肉
這種息肉最愛在結腸安家,表面看起來人畜無害,實則暗藏殺機。超過1釐米的腺瘤性息肉,癌變幾率會直線上升。特別是絨毛狀腺瘤,惡變率高達30%。
2、多發性息肉
腸道裏如果同時出現多個息肉,就像埋下了一串地雷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,腸道可能佈滿數百個息肉,40歲前癌變風險接近100%。
二、胃息肉中的”偽裝者”
1、胃底腺息肉
常出現在長期服用抑酸藥的人群中,雖然多數是良性的,但如果直徑超過1釐米,或者表面出現潰瘍,就要提高警惕了。
2、增生性息肉
通常與慢性胃炎相伴而生,看似溫和,但如果伴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癌變風險會明顯增加。特別是直徑超過2釐米的,最好及時處理。
三、膽囊息肉的危險信號
1、單發息肉
直徑超過1釐米的單發膽囊息肉,惡變風險顯著增加。這類息肉往往生長迅速,半年內可能就會明顯增大。
2、合併結石的息肉
當膽囊息肉遇上膽結石,就像壞蛋找到了幫兇。結石的長期刺激會大大增加息肉癌變的幾率。
四、子宮內膜息肉的特殊性
1、絕經後出現的息肉
絕經後女性新長出的子宮內膜息肉要格外重視,這個時期出現的息肉惡變率是絕經前的3-5倍。
2、異常出血的息肉
如果息肉導致月經量突然增多、經期延長,或者絕經後出血,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。
發現這些危險息肉該怎麼辦?記住三個關鍵點:第一,超過1釐米的息肉要優先處理;第二,生長速度快的息肉不能拖;第三,伴隨症狀的息肉要儘快就醫。現在的微創技術非常成熟,大部分息肉都可以通過內鏡輕鬆切除。與其整天提心吊膽,不如早點解決這個隱患。健康這件事,永遠都是預防大於治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