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28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血糖失控前,腿腳會先露出“...

血糖失控前,腿腳會先露出“破綻”,及時控糖,避免糖尿病足

血糖值悄悄攀升時,身體其實早就發出了求.救信號。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腿腳異常,可能就是血糖失控的早期警.報。別等到傷口潰爛才後悔莫及,現在瞭解這些徵兆還來得及!

一、腿腳發出的5個控糖警.報

1、莫名刺痛感

血糖升高會損傷末梢神經,導致雙腳出現針刺樣疼痛。這種疼痛往往在夜間加重,讓人輾轉難眠。

2、皮膚異常變化

足部皮膚變得乾燥脫屑,甚至出現魚鱗狀裂紋。有些人的腳底會異常增厚,形成硬繭卻不覺得疼痛。

3、溫度感知異常

明明水溫適中,卻總覺得洗腳水太燙或太涼。這是典型的感覺神經受損表現,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號。

4、傷口癒合緩慢

腳上出現小傷口後,癒合速度明顯變慢。普通人的傷口3-5天結痂,血糖高的人可能兩周都不見好轉。

5、間歇性跛行

走路時小腿肌肉酸脹疼痛,休息後緩解。這種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現,往往提示下肢動脈已經受損。

二、3類人群要特別警惕

1、有糖尿病家族史者

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的人,出現腿腳異常時要立即檢測血糖。

2、長期久坐的上班族

缺乏運動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,這類人群血糖更容易悄悄升高。

3、體重超標的中老年人

腰圍超過90釐米的男性或85釐米的女性,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。

三、日常防護的黃金法則

1、每天檢查雙腳

養成睡前檢查足底、趾縫的習慣,發現傷口及時處理。使用小鏡子可以幫助查看腳底情況。

2、正確修剪趾甲

沿著趾甲的自然弧度平剪,避免剪得太短。銼刀修平邊緣,防止倒刺紮傷皮膚。

3、選擇合適的鞋襪

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襪和寬鬆舒適的鞋子。新鞋要循序漸進適應,避免磨破皮膚。

4、保持適度運動

每天30分鐘的快走或游泳,能顯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。運動前後要檢查雙腳狀況。

5、控制洗澡水溫

洗腳水溫控制在37℃左右,時間不超過10分鐘。擦幹時要特別注意趾縫部位。

四、必須立即就醫的4種情況

1、腳部出現不明水泡

尤其是無痛性水泡,可能預示著嚴重的神經病變。

2、皮膚發紅發熱

局部紅腫熱痛可能是感染的徵兆,需要抗生素治療。

3、趾甲內生髮炎

糖尿病患者的小傷口都可能引發嚴重感染,不要自行處理。

4、行走時劇烈疼痛

突然加重的下肢疼痛,可能是血管嚴重堵塞的信號。

血糖管理是個長期工程,但回報也是豐厚的。堅持科學控糖的人,20年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概率能降低70%。從今天開始重視腿腳發出的信號,別讓糖尿病足成為健康的絆腳石。記住,預防永遠比治療更簡單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