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蒸饅頭,冷水熱水區別很大,...

蒸饅頭,冷水熱水區別很大,牢記3個訣竅,又白又軟,蓬鬆不塌陷

饅頭出鍋總像石頭?你可能第一步就錯了!蒸饅頭看似簡單,但冷水下鍋和熱水下鍋的區別,能直接決定饅頭是蓬鬆柔軟還是硬如板磚。今天教你3個零失敗訣竅,保證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軟,放涼也不塌陷。

一、冷水VS熱水下鍋的玄機

1、冷水蒸的慢工出細活

適合新手操作,溫度緩慢上升能讓麵團有二次醒發的時間。特別適合天氣冷或酵母活性不足的情況,蒸出來的饅頭組織更細膩。

2、熱水蒸的速戰速決

必須確保麵團已經充分醒發,高溫蒸汽能快速定型。適合老面饅頭或天氣炎熱時,能鎖住饅頭香氣,但時間把控要精准。

二、饅頭蓬鬆的3個核心訣竅

1、和麵黃金比例

500克麵粉配5克酵母、10克白糖、260毫升溫水(35℃左右)。白糖能啟動酵母但別過量,否則會抑制發酵。和麵時分次加水,揉到”三光”狀態最完美。

2、醒發的時空密碼

首次發酵溫度28℃最理想,可放在溫水鍋上加速。判斷標準是體積2倍大、手指戳洞不回縮。二次醒發很關鍵,要看到饅頭胚明顯變輕盈再開火。

3、蒸制火候控制法

冷水上鍋先中火讓水溫緩慢上升,水開後轉大火10分鐘,最後關火燜3分鐘。記住”開水不揭蓋,降溫不急取”,避免溫差造成塌陷。

三、拯救失敗饅頭的急救方案

1、發麵失敗的補救

若1小時還沒發酵,可將麵團移到溫暖處,或加少量白糖水重新揉勻。緊急情況下可用1克泡打粉兌水揉進麵團。

2、饅頭塌陷的預防

蒸籠留足夠空間,饅頭間距至少3指寬。蒸制過程中切忌頻繁開蓋,最好使用透明鍋蓋方便觀察。

3、回硬的饅頭翻新

將饅頭表面噴水,大火蒸3分鐘即可恢復鬆軟。或者切片用平底鍋小火烘至兩面金黃,比新鮮饅頭更香脆。

蒸一鍋好饅頭,從選對面粉開始。普通中筋麵粉就足夠,不必追求高筋。記住這些細節,你也能輕鬆蒸出白白胖胖的”棉花饅頭”。下次和麵時,不妨多揉幾分鐘,感受麵團在掌心慢慢變得光滑的過程,這才是中式面點最治癒的瞬間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