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腎病患者喝水,有時候需要特...

腎病患者喝水,有時候需要特別注意,不妨把這幾個要點考慮進去

腎臟就像身體的”淨水廠”,每天要過濾180升液體。但當家門口的淨水系統出故障時,喝水這件小事就變成了技術活。最近有位老病友就因為多喝了兩杯水,腳踝腫得像發麵饅頭。其實掌握這幾個關鍵點,腎友也能喝得安心!

一、判斷喝水量的黃金標準

1、看尿液顏色

晨起第一泡尿如果是淡檸檬水色,說明水分剛好;要是像蘋果汁般深黃,就該補水了;接近透明則要控制飲水量。

2、稱體重變化

每天固定時間稱重,如果24小時內體重增加超過1公斤,很可能存在水鈉瀦留。

3、觀察水腫情況

按壓脛骨前側皮膚,凹陷超過3秒不恢復,或者眼瞼持續浮腫,都是水分超標的信號。

二、不同階段的飲水策略

1、早期腎功能不全

每天尿量正常時,可以保持1500-2000ml飲水量,相當於8杯水。但要注意均勻分配,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飲水。

2、出現明顯水腫

要嚴格記錄出入量,飲水量=前日尿量+500ml。這個500ml是補充呼吸、排汗的隱性失水。

3、透析治療期間

血透患者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宜超過幹體重的5%,腹透患者更要控制水分攝入。

三、這些喝水誤區要避開

1、迷信”每天八杯水”

腎臟排水能力下降時,刻板遵循健康人群的飲水標準反而加重負擔。

2、用飲料代替水

碳酸飲料中的磷酸會加速鈣流失,果汁含糖量高增加代謝負擔。

3、吃飯喝太多湯

一碗湯≈200ml水分,喝湯要計入全天飲水量,避免不知不覺超標。

四、聰明喝水的實用技巧

1、選用帶刻度的水杯

精確記錄每次飲水量,建議選擇200ml左右容量的杯子。

2、嘗試冰塊止渴法

把飲用水凍成小冰塊,口渴時含在嘴裏慢慢融化,既解渴又控制水量。

3、分散飲水時間

每小時喝50-100ml,比集中大量飲水更利於腎臟處理。

腎臟罷工的時候,喝水真是門學問。有位規律透析十年的病友,靠著記錄飲水日記,硬是把併發症控制得比年輕患者還好。記住這些細節,下次端起水杯前先問問自己的身體:今天真的需要這麼多水嗎?保護好我們珍貴的”淨水廠”,從每一口水的斟酌開始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