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25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腎病一查就嚴重?其實腳踝腫...

腎病一查就嚴重?其實腳踝腫脹早已給了暗示,只是很多人忽略了

腳踝莫名其妙腫得像饅頭?別急著怪鞋子太緊,這可能是身體在拉警.報!很多人發現腎病時已經到中晚期,其實雙腳早就發出過求.救信號,只是被我們當成了”久站後遺症”。今天就來破解這些被忽視的健康密碼。

一、腳踝腫脹背後的腎病信號

1、晨起浮腫不消退

健康人起床後活動半小時,水腫基本會消失。如果到中午腳踝還像發麵饅頭,就要當心腎臟排水功能異常。

2、襪子勒痕異常明顯

脫下襪子後,痕跡超過2小時不消退,且伴隨皮膚發亮,可能是蛋白尿導致的血漿膠體滲透壓改變。

3、雙側不對稱腫脹

單側腫脹多與靜脈或淋巴系統有關,而雙腎病變通常引起對稱性水腫,從腳踝開始向上發展。

二、容易被混淆的假警.報

1、經期前水腫

女性經前1周出現的下肢浮腫,會隨月經來潮緩解,且多伴有乳.房脹痛等週期性症狀。

2、旅行後水腫

長時間保持坐姿導致的血液迴圈不暢,通過抬高雙腿、適當活動就能改善。

3、高鹽飲食後水腫

吃太鹹引起的暫時性水鈉瀦留,限制鈉鹽攝入24小時內就會明顯減輕。

三、三個自測小方法

1、按壓測試

用拇指按壓脛骨前側皮膚,凹陷持續10秒以上不恢復要警惕。

2、尿泡觀察

晨尿出現細密不易消散的泡沫,可能提示尿蛋白升高。

3、體重監控

3天內體重莫名增加2公斤以上,要考慮隱性水腫可能。

四、護腎的黃金法則

1、控制血壓血糖

血壓儘量維持在130/80mmHg以下,空腹血糖不超過6.1mmol/L。

2、合理補充水分

每天飲水1500-2000ml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也不要一次性牛飲。

3、慎用止痛藥物

非甾體抗炎藥會加重腎臟負擔,每月服用不要超過10天。

4、定期尿檢

每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,40歲以上建議加做尿微量白蛋白檢測。

腎臟是沉默的器官,等它”喊疼”時往往為時已晚。那位發現腳踝腫脹及時就醫的銀行職員,早期干預後腎功能保持穩定已5年。記住觀察身體細微變化,就是最好的自我保健。下次系鞋帶時,記得多看一眼自己的腳踝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