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這個”沉默的殺手”確實很會偽裝自己。很多人確診時一臉茫然:”我平時沒什麼感覺啊?”其實身體早就發出過求.救信號,只是這些信號太像普通小毛病了。今天就來扒一扒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胃癌警.報,看完你可能要重新審視自己的”老胃病”了。
一、這些”小毛病”可能是胃癌前兆
1、持續性的消化不良
總感覺飯後脹氣、反酸,吃助消化藥能緩解就掉以輕心。普通消化不良通常時好時壞,而胃癌引起的症狀會越來越重,吃藥效果逐漸變差。
2、莫名其妙的食欲下降
突然對肉類產生厭惡感,看見油膩就反胃。很多人誤以為是壓力大或天氣熱,其實可能是胃部腫瘤影響了消化功能。
3、體重悄悄溜走
沒有刻意節食減肥,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就要警惕。癌細胞會大量消耗人體能量,同時影響營養吸收。
二、最會偽裝的三種症狀
1、心窩隱痛當成胃炎
上腹部隱隱作痛,喝點熱水能緩解就以為是胃寒。其實早期胃癌的疼痛沒有規律性,和進食關係不大。
2、黑便誤認成痔瘡
大便顏色變深像柏油,還帶有特殊腥臭味。很多人以為是痔瘡出血或吃動物血導致,其實是胃部出血經消化後的表現。
3、貧血歸結為營養不良
經常頭暈乏力,查血發現貧血就狂補紅棗。胃癌導致的貧血是長期慢性失血引起,補鐵效果有限。
三、高危人群要特別留意
1、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者
這種細菌會持續損傷胃黏膜,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I類致癌物。
2、有胃癌家族史的人
直系親屬患胃癌,自身風險比普通人高2-3倍,建議提前開始胃鏡篩查。
3、長期重口味飲食者
高鹽、醃制、熏烤食物會破壞胃黏膜屏障,給致癌物可乘之機。
四、早發現的三個黃金法則
1、40歲後胃鏡別偷懶
普通人群建議每2-3年做一次胃鏡,高危人群要縮短到1年。
2、不適症狀超過兩周就要查
胃部不適持續存在,即使很輕微也要及時就醫。
3、體檢別只做基礎專案
抽血查腫瘤標誌物結合影像學檢查,才能提高早期發現率。
胃是我們最任勞任怨的器官,不舒服也總是默默忍受。但正是這種”忍耐”,讓很多胃癌發現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記住,胃病無小事,任何異常持續超過兩周,都值得你專門跑一趟醫院。現在就去翻翻體檢報告,看看上次胃鏡檢查是什麼時候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