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早期真的毫無徵兆嗎?其實身體早就發出過”求.救信號”,只是這些信號太容易被當成小毛病忽略了。有位呼吸科醫生說過:”肺癌的早期症狀就像會偽裝的間諜,專門挑你最不在意的部位搞事情。”今天就來拆穿這些狡猾的偽裝者。
一、這些部位異常要當心
1、手指末端變粗
醫學上叫”杵狀指”,手指末端膨大像小鼓槌,指甲蓋弧度變大。這是因為長期缺氧導致軟組織增生,往往比咳嗽症狀出現得更早。但很多人以為是關節老化或風濕。
2、肩背持續酸痛
腫瘤長在肺尖部時,會壓迫臂叢神經引起放射性疼痛。這種酸痛貼膏藥也不管用,而且夜間加重。經常被誤認為是肩周炎或頸椎病。
3、聲音突然嘶啞
腫瘤侵.犯喉返神經時,聲帶麻痹會導致聲音改變。如果沒有感冒卻持續兩周以上聲音沙啞,要特別警惕。很多教師、銷售員以為是職業性用嗓過度。
4、面部頸部浮腫
腫瘤壓迫上腔靜脈時,會影響頭部血液回流。早上起床會發現眼皮腫、臉變大,甚至領口變緊。女性常誤以為是睡前喝水太多或腎不好。
二、最會偽裝的三種症狀
1、久治不愈的”感冒”
持續三周以上的輕微咳嗽,尤其是乾咳無痰,吃藥也不見好。很多人覺得是換季敏感或慢性咽炎,其實可能是肺部的早期警.報。
2、莫名其妙的低燒
每天下午37.5℃左右的低熱,持續兩周以上,伴隨乏力。這種腫瘤熱容易被當成體虛或更年期症狀,吃退燒藥效果也不明顯。
3、體重偷偷下降
沒有刻意減肥,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%,要引起重視。癌細胞消耗能量大,會導致身體”偷偷掉秤”,很多人還暗自開心瘦了。
三、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
1、吸煙指數超400的人
(每天吸煙支數×煙齡)超過400屬於高危,比如每天20支吸了20年。包括長期吸二手煙的人群。
2、特殊職業暴露者
長期接觸石棉、氡氣、煤煙的職業,如礦工、裝修工人、廚師等。工作時要做好防護措施。
3、有家族病史的人
直系親屬得過肺癌的,患病風險比普通人高2-3倍。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篩查。
四、黃金篩查方法要知道
1、低劑量CT比胸片靠譜
能發現小於1釐米的微小結節,輻射量只有常規CT的1/5。40歲以上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。
2、腫瘤標誌物要組合看
單獨看CEA、CYFRA21-1等指標容易誤判,要結合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。
3、支氣管鏡不是必須做
只有CT發現可疑病灶時,才需要進1步做支氣管鏡取活檢。沒必要作為常規篩查。
這些信號就像身體給我們發的”短信”,關鍵是要學會解碼。特別提醒45歲以上的朋友,哪怕沒有症狀,也該把低劑量CT納入年度體檢。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能達到80%以上,而晚期卻不足20%。這個數字差距,就是留給我們的反應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