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發現家裏老人說話含糊不清,拿筷子時手總在發抖,走路也歪歪斜斜的?這些看似普通的”老毛病”,可能是身體在拉響警.報。中風就像大腦裏的”電路短路”,每耽誤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,但很多人卻把預警信號當成了自然衰老。
一、三大典型中風前兆要警惕
1、面部表情異常
觀察老人微笑時是否嘴角歪斜,這是面部肌肉無力的典型表現。有個簡單測試:讓老人鼓起腮幫,如果一側漏氣就要當心。
2、肢體活動障礙
突然出現的單側手腳無力尤其危險。可以做個舉手測試:雙臂平舉10秒,如果一側不自覺下垂,可能預示運動神經受損。
3、語言功能紊亂
說話突然變得含糊不清,或完全聽不懂別人說話。有個識別妙招:讓老人重複”吃葡萄不吐葡萄皮”,若發音困難就要重視。
二、容易被忽視的非典型症狀
1、突發性視力問題
眼前突然發黑或視物重影,通常持續幾分鐘自行恢復。這不是簡單的”老花眼”,可能是視網膜動脈暫時缺血。
2、劇烈頭痛伴嘔吐
不同於普通頭痛,這種痛感像”被雷劈中”,常伴隨噴射狀嘔吐,提示可能有腦出血。
3、平衡功能失調
走路突然像喝醉酒般東倒西歪,這是小腦供血不足的表現。有個測試方法:讓老人走直線,如果總是偏斜要警惕。
三、急救黃金4.5小時該怎麼做
1、立即記錄發病時間
救護車到來前,用手機拍下發病時的視頻,記錄具體症狀出現時間,這對醫生判斷溶栓窗口期至關重要。
2、保持正確體位
讓患者平臥,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窒息。千萬不要喂水或擅自用藥,這可能導致誤吸。
3、提前準備就醫材料
整理好醫保卡、既往病歷和常用藥清單。有條件的可以提前聯繫好有卒中中心的醫院。
四、預防中風的日常守則
1、定期監測三高
血壓要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血糖空腹不超過7mmol/L,低密度脂蛋白最好低於2.6mmol/L。
2、改變危險習慣
戒煙限酒,避免久坐。每天快走30分鐘,能降低20%的中風風險。
3、飲食注意要點
多吃深色蔬菜和深海魚,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。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,相當於一啤酒瓶蓋。
記住”FAST”識別法:Face(面部下垂)、Arm(手臂無力)、Speech(言語不清)、Time(及時就醫)。發現異常立即撥打急救電話,爭取在4.5小時黃金時間內得到專業救治。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,從今天開始,幫家裏的老人建立健康檔案,定期做頸動脈超聲檢查,別讓中風偷襲了本該幸福的晚年時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