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被稱為”沉默的殺手”,早期往往沒有明顯不適,一旦發現,很多患者已進入中晚期。但臨床觀察發現,成功闖過這三關的肝癌患者,生存期明顯延長,甚至能接近正常壽命。特別是6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,這三關更是決定預後的關鍵。
第一關:早期發現關
肝癌早期症狀隱蔽,但並非無跡可尋。65歲後,尤其要警惕以下信號:
1、持續性疲勞:不同於普通勞累,肝癌患者的疲勞感往往休息後仍無法緩解。
2、右上腹隱痛或脹悶:肝臟位於右上腹,腫瘤增大時可能壓迫周圍組織,引起不適。
3、不明原因體重下降:沒有刻意減肥,但體重在短時間內明顯減輕,需警惕。
如何闖關?
第二關:治療選擇關
肝癌的治療方案因人而異,選對方法直接影響生存期。常見治療方式包括:
1、手術切除:早期肝癌的首選,但需評估肝功能儲備,確保術後肝臟能代償。
2、局部消融:適用於小腫瘤,如射頻消融、微波消融,創傷小、恢復快。
3、靶向+免疫治療:中晚期患者可考慮,部分病例能顯著延長生存期。
如何闖關?
第三關:長期管理關
肝癌治療後,5年生存率與日常管理密切相關。65歲後,身體代謝和免疫力下降,更需嚴格自律:
1、戒酒、控糖、低脂飲食:酒精、高糖高脂飲食會加重肝臟負擔,加速病情進展。
2、規律復查:術後2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,2年後可適當延長間隔,但不可鬆懈。
3、警惕復發信號:如再次出現乏力、腹脹、黃疸等,需立即就醫。
如何闖關?
65歲後,如何降低肝癌風險?
1、控制基礎肝病:乙肝/丙肝患者需規範抗病毒治療,脂肪肝患者要減重、控糖。
2、避免黴變食物:黃麯黴素(常見於發黴花生、玉米)是肝癌強致癌物。
3、慎用保健品:不明成分的”護肝藥”可能適得其反,加重肝臟代謝負擔。
肝癌雖兇險,但並非絕症。闖過這三關,很多患者仍能長期高質量生存。65歲後尤其要重視肝臟健康,早篩查、早治療、科學管理,才能贏得更長的生命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