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睡眠時間這件事,還真不是越早越好!最近門診遇到好幾位老人家,晚上七八點就躺下,結果半夜兩三點醒來再也睡不著,白天反而昏昏沉沉。這種”睡錯時間”的情況,在65歲以上人群中特別常見。
一、老年人睡眠的三大誤區
1、早睡早起身體好?
很多老人堅持”日落而息”,其實隨著年紀增長,生物鐘會自然前移。過早入睡容易導致淩晨醒來,反而打亂睡眠節律。
2、睡得越多越健康?
65歲後每天睡6-7小時就夠了,過度睡眠可能增加認知障礙風險。關鍵是要保證深度睡眠品質。
3、午覺必須睡足?
午後小憩20分鐘最佳,超過1小時會影響夜間睡眠。有失眠問題的老人最好取消午睡。
二、黃金睡眠時間建議
1、最佳入睡時間
晚上9-10點最適合老年人,這個時段入睡能較好銜接深度睡眠週期。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睡眠品質。
2、合理起床時間
建議保持6-7小時睡眠,根據季節調整。夏季可以5-6點起床,冬.季6-7點更合適。
3、睡眠環境營造
臥室溫度保持在20-24℃,使用遮光窗簾。睡前1小時調暗燈光,避免藍光刺激。
三、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
1、適度運動
下午4-6點進行30分鐘快走、太極拳等運動,能提升睡眠品質。但睡前3小時要避免劇烈運動。
2、飲食調整
晚餐不宜過飽,少吃難消化食物。睡前2小時可以喝杯溫牛奶,但不要超過200ml。
3、作息規律
固定起床時間比固定入睡時間更重要。即使失眠,早上也要按時起床。
四、這些情況要警惕
1、頻繁夜醒
每晚醒來超過2次,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信號。
2、白天過度嗜睡
經常坐著就打瞌睡,需要排查心腦血管疾病。
3、睡眠時間驟變
突然從睡6小時變成睡10小時,可能是抑鬱或認知障礙前兆。
其實老年人睡眠就像調收音機,要找對頻道才能收聽清晰。不必刻意追求”早睡”,適合自己的節奏才是最好的。如果出現持續失眠或異常嗜睡,記得及時就醫檢查。從現在開始,幫爸媽調整好生物鐘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