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5點的公園裏,總能看到不少銀髮族已經揮汗如雨。他們以為早起鍛煉就是養生,殊不知有些晨間習慣正在悄悄傷害身體!醫生提醒:過了65歲,有些事真不能趕早做。
一、這四個晨間習慣最傷身
1、空腹晨跑
很多老人喜歡天不亮就出門跑步,這時血糖處於低谷,容易引發低血糖。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,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。建議先吃片全麥餅乾墊胃,等太陽出來後再運動。
2、猛起猛坐
醒來後立即起身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。有位老人就因起床太急,直接暈倒撞傷頭部。正確的做法是:醒來後在床上活動手腳,坐起停留1分鐘再下床。
3、喝涼白開
晨起喝涼水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,影響消化功能。應該準備個保溫杯,睡前裝好溫水,起床小口慢飲。
4、用力排便
早晨腸道蠕動快,但過度用力可能引發心腦血管意外。有便秘問題要先調理,排便時最好使用坐便器。
二、科學晨起四部曲
1、床上喚醒操
先做3分鐘腳踝旋轉、手腕轉動,再慢慢坐起活動肩頸。這套動作能幫助身體平穩過渡到活動狀態。
2、溫水潤臟腑
用40℃左右的溫水,小口慢飲200ml。可以加少許蜂蜜,但糖尿病患者要慎用。
三、這些運動別趕早
1、太極拳要等露水幹
地面濕滑容易摔倒,建議等上午8點後再練習。有位老人就因晨練太極摔成骨折。
2、廣場舞宜晚不宜早
清晨空氣濕度大,呼吸道易受刺激。最好等9點陽光充足時再進行。
四、健康晨間替代方案
1、躺著做呼吸操
平躺時用腹式呼吸,吸氣時鼓肚子,呼氣時收腹。重複10次能增強心肺功能。
2、手指梳頭100下
用指腹從發際線梳到後頸,能促進頭部血液迴圈,提神醒腦。
3、聽音樂放鬆
選擇舒緩的古典樂或自然音效,音量控制在50分貝以下。
記住這句話:老人養生不是越早越好,而是要順應生物鐘。把手機鬧鐘調晚1小時,你會發現整天都更有精神!那些淩晨5點就出門鍛煉的老人,現在都改成了7點後曬太陽,身體反而更硬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