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27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經常性手腳發麻?醫生:可能...

經常性手腳發麻?醫生:可能這4種疾病找上門來了,別不當回事!

最近有沒有發現手指經常莫名其妙發麻?或者半夜被腳麻驚醒?先別急著怪”睡姿不對”,這可能是身體在發射求.救信號!現代人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,讓手腳發麻成了普遍現象,但背後隱藏的健康隱患可不容小覷。

一、神經系統的紅色警.報

1、頸椎病作祟

長時間低頭玩手機、伏案工作,會讓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。這種麻木感會從頸部放射到手指,常伴有頭暈症狀。試試把手機舉到與眼睛平齊的位置,每小時做做頸部放鬆操。

2、腕管綜合征警.告

俗稱”滑鼠手”,常見於經常使用電腦的人群。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壓會導致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發麻。手腕墊個記憶棉護腕,能有效緩解症狀。

二、血液迴圈的異常信號

1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

長期高血糖會損傷末梢神經,表現為對稱性手腳麻木,像戴了手套襪子的感覺。定期監測血糖很關鍵,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。

2、下肢動脈硬化

中老年人要特別警惕,走路時腿腳發麻、疼痛,休息後緩解,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前兆。每天快走30分鐘,能顯著改善下肢血液迴圈。

三、營養缺乏的典型表現

1、維生素B族不足

B1、B6、B12缺乏都會導致周圍神經炎,表現為手腳刺痛感。多吃全穀物、瘦肉、雞蛋等食物,必要時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。

2、電解質紊亂

低鉀、低鈣時神經肌肉興奮性異常,會出現麻木抽搐。大量出汗或腹瀉後,記得喝些淡鹽水或吃根香蕉。

四、其他潛在風險因素

1、酒精性神經損害

長期飲酒會干擾維生素B1吸收,造成末梢神經變性。這類麻木通常從腳部開始向上發展。

2、甲狀腺功能異常

甲減患者常抱怨手腳像”有螞蟻爬”,其實是代謝減慢導致的神經水腫。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很重要。

如果麻木感持續超過兩周,或者伴隨肌力下降、大小便失禁等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平時可以多做手指操、腳踝旋轉運動,睡前用溫水泡手泡腳。記住,身體從不會無緣無故”抗議”,聽懂這些信號才能防患於未然。現在就去活動下你發僵的手指吧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