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馬桶上刷手機的你,有沒有注意過自己的”作品”?別覺得噁心,那些被沖走的排泄物其實是身體發出的健康密碼。結直腸癌早期症狀就像玩捉迷藏,但排便時的3個異常表現,就是它不小心露出的”狐狸尾巴”。
一、便便發出的3個危險信號
1、形狀變化比表情包還豐富
突然從香蕉狀變成鉛筆細條要警惕,可能是腫瘤擠壓腸道所致。時幹時稀交替出現也別大意,腸道功能紊亂往往是癌變的伴生症狀。最危險的是帶有凹槽的便便,就像被刀刻過一樣。
2、顏色暗藏玄機
鮮紅色血跡可能是痔瘡,但暗紅色像咖啡渣的要當心。黑色柏油樣便說明出血點在消化道上游,而陶土色糞便則暗示膽道系統異常。記住正常顏色應該是巧克力棕,太淺太深都值得關注。
3、習慣改變藏危.機
突然從每天一次變成一天跑五六次廁所,或者莫名便秘兩周以上。總有排不淨的感覺,就像手機永遠差1%充不滿電。夜間頻繁起夜排便更危險,健康人很少半夜被便意叫醒。
二、50歲後必做的防禦措施
1、腸鏡檢查別拖延
建議每5-10年做一次全結腸鏡,過程沒傳說中可怕。檢查前喝清腸劑確實難受,但比起發現晚期的代價實在微不足道。現在有無痛腸鏡可選,睡一覺就完成檢查。
2、便潛血檢測要勤快
每年做一次糞便隱血檢測,就像給腸道做”尿檢”。注意檢查前三天別吃豬血、鴨血,避免假陽性結果。連續三次檢測陰性也不能掉以輕心,仍需結合其他檢查。
3、高危人群要早篩
有家族史的應該提前到40歲開始篩查。長期潰瘍性結腸炎患者,可能每1-2年就要復查。糖尿病患者的篩查頻率要比常人更高,血糖控制差的人風險增加34%。
三、日常習慣能防患於未然
膳食纖維不是越多越好,每天25-30克剛剛好,相當於兩碗雜糧飯加一斤蔬菜。紅肉每週別超500克,加工肉製品能免則免。每天運動30分鐘,就算散步也能降低20%風險。
有位患者就是發現便便變細及時就診,結果在腸鏡下摘除了2顆癌前息肉。記住,腸道是個”沉默的器官”,等它大聲呼救時往往為時已晚。50歲就像腸道的保質期提醒,該做檢查就別犯拖延症。畢竟在健康面前,尷尬和麻煩都不值一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