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棗補血這個說法,從小聽到大,奶奶總說”每天三顆棗,青春不顯老”。但把紅棗當補血神器,可能真不如吃塊瘦肉來得實在。那些關於紅棗的美麗誤會,是時候說清楚了。
一、紅棗補血?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神.奇
1、鐵含量其實不高
每100克紅棗含鐵約2-3毫克,而且是非血紅素鐵,吸收率只有3%-5%。相比之下,豬肝的鐵含量高達22毫克/100克,吸收率還是紅棗的5倍以上。
2、糖分倒是很實在
紅棗的含糖量超過60%,吃多了可能補血沒見效,血糖先上去了。每天吃一小把沒問題,但別指望靠它解決貧血問題。
二、真正補氣血的好方法
1、動物性食物更高效
紅肉、動物肝臟、血製品中的血紅素鐵,吸收率能達到15%-35%。每週吃1-2次,比天天啃紅棗管用多了。
2、維生素C助攻鐵吸收
搭配富含維C的蔬菜水果,比如青椒、獼猴桃,能讓植物性鐵的吸收率提升2-3倍。飯後來個柳丁,比單吃紅棗聰明多了。
3、別忽視優質蛋白
血紅蛋白合成需要蛋白質參與,雞蛋、魚肉、豆製品都要均衡攝入。只補鐵不補蛋白,就像蓋樓只搬磚不拌水泥。
三、紅棗的正確打開方式
1、當零食比當藥強
每天5-6顆當甜味零食不錯,但別指望它有藥效。搭配堅果吃還能延緩血糖上升。
2、煮粥煲湯更養人
經過燉煮,紅棗的膳食纖維會軟化,更適合脾胃虛弱的人。加點桂圓、枸杞,溫暖又舒服。
3、這些人要少吃
血糖偏高、痰濕體質、容易脹氣的人要控制量,一天別超過3顆。
補氣血是個系統工程,不是單靠某種食物就能解決的。均衡飲食+適度運動+規律作息,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。紅棗雖好,可別把它當萬能藥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