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足就像個”隱形殺手”,很多人直到腳上出現潰爛才驚覺問題嚴重。其實只要平時多留個心眼,90%的嚴重情況都能避免。今天就來聊聊糖友們必須知道的護足秘笈。
一、每天必做的足部檢查
1、準備一面小鏡子
檢查腳底、趾縫等看不到的部位,觀察有無紅腫、破皮、水泡。特別要注意腳趾甲是否發黃增厚,這可能是真菌感染信號。
2、用手觸摸感知溫度
雙手同時觸摸雙腳對比溫度,如果某處特別涼或特別熱都要警惕。糖尿病患者對溫度感知可能遲鈍,這種方法更可靠。
3、留意異常感覺
刺痛、麻木、蟻走感都可能是神經病變前兆。穿新鞋後要特別注意有無擠壓痕跡。
二、選鞋襪的黃金法則
1、鞋子要”下午買”
腳部在下午會略微腫脹,這時試鞋最合適。鞋頭要留出1釐米空間,避免擠壓腳趾。
2、襪子首選淺色純棉
淺色便於發現分泌物或血跡,純棉材質吸汗透氣。記住絕對不要穿有破洞的襪子,小破損也可能釀成大問題。
3、新鞋要”馴服”
新鞋前兩周每天穿不超過2小時,逐步增加穿著時間。每次穿前要檢查鞋內有無異物。
三、洗腳也有大學問
1、水溫要用手肘試
手肘皮膚比手更敏感,能準確判斷37℃左右的適宜水溫。切忌用腳直接試水溫,容易燙傷。
2、擦幹要”點到為止”
用乾淨毛巾輕輕按壓吸水,特別是趾縫處。不要用力擦拭,避免損傷脆弱皮膚。
3、保濕避開趾縫
塗抹潤膚霜時要繞過趾縫,這個區域保持乾燥更重要。可以選擇含尿素成分的護足霜。
特別提醒:發現以下情況立即就醫
•傷口3天未癒合。
•局部皮膚發黑。
•不明原因發熱。
•腳部突然腫脹。
有位糖友堅持每天洗腳後檢查,及時發現腳底一個小水泡,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截肢危.機。護足這件事,真的不能嫌麻煩。從今天開始,把這些小習慣融入日常生活,你的雙腳會感謝這份用心的呵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