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血糖這件事,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在做,但你真的做對了嗎?扎手指的疼痛可以忍,測出來的數值卻常常讓人一頭霧水:為什麼空腹血糖正常,餐後卻飆升?為什麼同一天不同時段測出來的數值相差那麼大?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件”紮心”的事。
一、測血糖的黃金時間點
1、空腹血糖
測量時間:早晨起床後,8-10小時未進食
正常範圍:4.4-7.0mmol/L
特別注意:前一晚不要刻意少吃,保持正常飲食
2、餐後2小時血糖
測量時間: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
正常範圍:<10.0mmol/L
關鍵細節:這2小時內不能進食其他食物
3、睡前血糖
測量時間:晚上入睡前
參考範圍:5.6-7.8mmol/L
實用建議:數值偏低時要適當加餐
二、5個最常見的測血糖誤區
1、只測空腹血糖
很多人覺得空腹血糖正常就萬事大吉,其實餐後血糖更能反映真實情況。建議每週至少測2次餐後血糖。
2、采血方法不當
使勁擠壓手指會影響準確性。正確做法是洗手後自然下垂手臂,輕輕按摩指尖。
3、試紙保存不當
開封後的試紙要密封保存,避免受潮。注意查看有效期,過期試紙測出的數值不可靠。
4、忽視血糖波動
單次測量不能說明問題,要建立血糖監測日記,記錄不同時段的數值變化。
5、憑感覺判斷血糖
頭暈、口渴已經是高血糖的明顯症狀,不能等到出現症狀才測血糖。
三、特殊情況下的血糖監測
1、運動前後
劇烈運動前要測血糖,低於5.6mmol/L需適當加餐。運動後2小時再測一次。
2、身體不適時
感冒、發燒等情況下要增加監測頻率,每天至少測4次。
3、調整用藥期間
更換藥物或改變劑量時,要遵醫囑加強監測。
四、讓測量更準確的小技巧
1、采血部位要輪換
不要總紮同一個手指,可以從指腹側面采血,痛感較輕。
2、消毒要徹底
使用酒精棉片消毒,要等酒精完全揮發後再采血。
3、血量要充足
第一滴血可以棄去,用第二滴血檢測更準確。
4、記錄要詳細
除了血糖值,還要記錄測量時間、飲食、運動等情況。
五、血糖儀使用的注意事項
1、定期校準
每3個月要用標準液校準一次,確保儀器準確。
2、注意電池電量
電量不足會影響測量結果,要及時更換電池。
3、妥善保管
避免高溫、潮濕環境,不要放在陽光直射處。
測血糖不是簡單的扎手指,而是一門需要認真對待的學問。掌握正確的方法,才能讓每一次測量都發揮最大價值。建議糖尿病患者準備一個專門的記錄本,把每天的測量結果、飲食運動.情況都記下來,復診時帶給醫生參考。記住,控制血糖是一場持久戰,科學監測就是最好的武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