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糖尿病是壞習慣“養”出來的...

糖尿病是壞習慣“養”出來的?說實在的,有些行為確實不怎麼健康

糖尿病這個”甜蜜的殺手”,正在悄悄盯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。你可能不知道,每10個成年人裏就有1個血糖異常!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習慣,正在一點點摧毀你的血糖防線。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,哪些日常行為在給糖尿病”開後門”。

一、這些飲食習慣在給血糖”埋雷”

1、把飲料當水喝

含糖飲料裏的果糖會直接衝擊肝臟代謝,每天喝一罐可樂,一個月就能讓胰島素敏感性下降22%。更可怕的是,無糖飲料裏的甜味劑同樣會擾亂腸道菌群。

2、主食只食用精米白麵

精製碳水就像”糖衣炮彈”,升糖速度堪比直接吃白糖。建議每餐搭配1/3的雜糧,比如燕麥、糙米、藜麥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3、吃飯速度像打仗

狼吞虎嚥會導致血糖驟升驟降,大腦還沒接收到飽腹信號,你已經吃超標了。試試每口咀嚼20次,一頓飯至少吃20分鐘。

二、這些生活習慣在給代謝”添堵”

1、久坐不動成常態

連續坐90分鐘以上,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能力就會下降。建議每半小時起來活動2分鐘,簡單的拉伸就能啟動代謝。

2、熬夜熬成”夜貓子”

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,胰島素抵抗風險增加37%。23點前入睡最理想,深度睡眠時身體會分泌重要的代謝調節激素。

3、壓力大不會排解

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醇持續偏高,這種激素會直接抑制胰島素工作。正念冥想、深呼吸都是不錯的減壓方式。

三、這些認知誤區在給健康”挖坑”

1、以為瘦子不會得糖尿病

其實有15%的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正常。內臟脂肪才是關鍵,很多”瘦胖子”的代謝指標比真胖子還差。

2、迷信”無糖食品”

無糖餅乾、無糖蛋糕往往含有大量精製碳水,在體內照樣會轉化成葡萄糖。看配料表比看廣告詞靠譜得多。

3、體檢只看空腹血糖

很多人空腹血糖正常,但餐後血糖早已超標。建議35歲以上每年做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。

四、三個小改變讓血糖”穩如泰山”

1、先吃菜再吃飯

用餐時先吃200克蔬菜,再吃蛋白質,最後吃主食,這樣能延緩葡萄糖吸收。

2、每週兩次力量訓練

肌肉是最大的”糖分倉庫”,深蹲、俯臥撐這類複合動作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特別有效。

3、定期監測腰圍

男性腰圍超過90cm,女性超過85cm就要警惕了。腰圍每增加1cm,糖尿病風險上升5%。

記住,糖尿病不是突然得的,而是日積月累”養”出來的。從今天開始,戒掉一個壞習慣,培養一個好習慣,你的胰腺會感謝你這個決定。畢竟,預防永遠比治療來得輕鬆,不是嗎?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