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27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糖尿病患者,該怎麼對待?醫...

糖尿病患者,該怎麼對待?醫生指出這些關鍵點,牢記或能穩定血糖

血糖忽高忽低像坐過山車?先別急著怪自己管不住嘴!那些藏在日常裏的控糖智慧,可能比嚴格忌口更重要。今天咱們聊聊糖友們都該知道的”控糖新思路”。

一、血糖監測不是走過場

1、找准監測黃金時間

空腹血糖只是基礎值,餐後2小時血糖才是”重頭戲”。建議每週至少測兩次全天譜(空腹+三餐後)。

2、看懂血糖波動規律

記錄每次測量的數值和時間,連續記錄兩周就能發現自己的”血糖高峰時段”。

3、異常值要會分析

單次偏高別慌張,連續三天異常才需要調整方案。記住睡眠不足、情緒波動都會影響數值。

二、飲食管理有竅門

1、主食可以吃但要會選

把白米飯換成雜糧飯,升糖指數直降30%。推薦蕎麥、燕麥、黑米等低GI主食。

2、進餐順序影響血糖

先喝湯→再吃菜→最後主食的進食順序,能讓餐後血糖峰值下降1-2mmol/L。

3、加餐選擇有講究

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是最佳加餐時間,推薦10顆堅果或200ml無糖優酪乳。

三、運動處方要個性化

1、有氧運動選對時段

早餐後1小時快走20分鐘,降糖效果堪比半片二甲雙胍。避免空腹運動以防低血糖。

2、抗阻訓練很重要

每週2次啞鈴或彈力帶練習,能提升肌肉儲糖能力。注意要從輕重量開始。

3、日常活動積少成多

每坐1小時起來活動3分鐘,這樣的”碎片化運動”同樣有效。

四、情緒管理常被忽視

1、壓力是隱形推手

焦慮時分泌的應激激素,會讓血糖莫名升高。深呼吸練習能快速平復波動。

2、睡眠品質很關鍵

連續三天睡眠不足6小時,胰島素敏感性會下降20%。保證23點前入睡很重要。

3、社交活動別放棄

定期參加興趣小組的糖友,血糖達標率比宅家者高出35%。

記住控糖不是苦行僧生活,而是學會和身體和諧共處。有位糖友通過調整進餐順序和碎片化運動,3個月糖化血紅蛋白就從7.5%降到6.3%。從今天開始,選一兩個小改變著手實踐吧,你的血糖儀會告訴你答案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