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患者的雙腳,就像身體發出的”健康警.報器”。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變化,可能是身體在向你發送求.救信號。千萬別等到傷口潰爛才後悔莫及,今天就來教你識別這些危險徵兆!
一、腳部顏色異常要當心
1、腳趾發白髮紫
血液迴圈不良的典型表現,說明末梢血管可能已經受損。特別是坐著時腳趾發白,抬高後變紫紅色更要警惕。
2、局部皮膚發紅發熱
可能是早期感染的信號,即使沒有明顯傷口也要重視。這種紅腫往往從腳趾縫或指甲邊緣開始。
二、感覺異常別忽視
1、螞蟻爬行感
很多患者描述像有螞蟻在皮膚上爬,這是典型神經病變症狀。夜間症狀加重時更要留意。
2、對溫度不敏感
洗腳時分辨不出水溫,容易燙傷。可以用手肘試水溫,避免直接用手判斷。
三、形態改變藏危.機
1、腳趾變形
出現爪形趾、錘狀趾等畸形,說明肌肉神經已受損。這類變形容易導致局部壓力過大。
2、足弓異常增高
突然出現的足弓變高,可能是神經病變引起的肌肉萎縮。需要專業足部評估。
四、皮膚變化有玄機
1、異常乾燥脫屑
不像普通皮膚乾燥,這種脫屑往往伴隨角質增厚。腳跟出現龜裂要特別小心。
2、莫名起水泡
沒有摩擦受傷卻突然出現水泡,可能是血糖過高導致的皮膚病變。
五、傷口癒合慢最危險
1、小傷口久不癒合
健康人3-5天能好的小傷口,超過2周未愈就要就醫。這是糖尿病足最典型的早期表現。
2、傷口無痛感
正因為神經受損感覺遲鈍,很多患者發現時傷口已很深。定期檢查腳底很重要。
六、指甲變化別大意
1、指甲變厚變色
真菌感染風險增高,黃厚指甲可能隱藏著更大危.機。不要自行修剪得太短。
2、指甲內嵌
由於感覺遲鈍,很多患者發現時已經發炎化膿。要選擇寬鬆的鞋襪。
預防勝於治療!每天花3分鐘做個簡單的足部檢查:用手摸遍雙腳每個部位,檢查有無異常;用眼睛觀察顏色變化;用棉簽測試感覺靈敏度。選擇淺色襪子更容易發現滲液,圓頭鞋比尖頭鞋更安全。記住,你的雙腳值得最好的呵護,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才是明智之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