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友們每天測血糖時,可別光盯著血糖儀上的數字看。低頭看看自己的雙腳,可能藏著更重要的健康信號!據統計,約15%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足部問題,而早期發現能避免80%的嚴重併發症。你的腳正在發出哪些求.救信號?快來自查一下!
一、這些腿腳異常最危險
1、莫名刺痛感
腳趾或足底出現針刺樣、燒灼樣疼痛,尤其在夜間加重。這是典型的高血糖損傷神經的表現,醫學上稱為”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”。
2、皮膚異常變化
足部皮膚變得異常乾燥、脫屑,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潰瘍。高血糖會導致汗腺功能受損,皮膚失去正常保護屏障。
3、溫度感知異常
明明水溫很燙卻感覺不到,或者雙腳總是冰涼。這是溫度覺神經受損的表現,容易導致燙傷而不自知。
二、4個簡單自測方法
1、棉簽測試
用棉絮輕觸腳背、腳底各部位,檢查觸覺是否敏感。如果某些區域感覺遲鈍要警惕。
2、指甲按壓測試
按壓腳趾甲床後觀察顏色恢復速度,超過3秒說明微循環可能有問題。
3、振動覺測試
用振動的音叉接觸腳踝骨,若感受不到震動提示神經功能異常。
4、日常觀察要點
每天檢查腳底、趾縫是否有傷口、水泡,哪怕很小的破損都要重視。
三、預防足部併發症的5個關鍵
1、控制血糖是根本
保持糖化血紅蛋白在7%以下,能顯著降低神經和血管病變風險。
2、正確洗護雙腳
每天用37℃以下溫水洗腳,時間不超過10分鐘。洗後徹底擦幹,尤其注意趾縫。
3、選擇合適的鞋襪
穿透氣性好的棉襪,鞋子要寬鬆柔軟。新鞋首次穿著不超過2小時,避免磨腳。
4、禁止危險行為
不要用熱水袋暖腳,不自行修剪雞眼,不用刺激性藥水處理傷口。
5、定期專業檢查
每3個月做一次足部專科檢查,包括神經功能和血液迴圈評估。
四、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就醫
•腳部傷口超過1周不癒合
•局部皮膚發紅、發熱伴疼痛
•出現黑色或惡臭分泌物
•不明原因腳趾變形
•行走時小腿肌肉疼痛
糖尿病足病發展往往悄無聲息,等出現明顯症狀時可能已經錯過最佳干預時機。從現在開始,請像關注血糖值一樣關注雙腳的變化。每天花3分鐘做個簡單檢查,就能守住這道重要的健康防線。記住,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