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糖尿病患者測量血糖,記得避...

糖尿病患者測量血糖,記得避開這4種情況,不然可能白測了

測血糖這件小事,居然藏著這麼多門道!很多糖友每天按時扎手指,卻不知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測出的數值可能”騙人”。就像天氣預報遇到特殊天氣會失准一樣,血糖儀在某些狀態下也會”鬧脾氣”。今天就來揭秘那些會讓血糖測量失真的關鍵時刻。

一、劇烈運動後別急著測

1、運動時身體會釋放應激激素

腎上腺素等激素會讓肝臟釋放儲存的葡萄糖,這時測出的數值可能比實際偏高20%以上。建議至少休息30分鐘再測量。

2、運動後身體處於脫水狀態

出汗會導致血液濃縮,測得值可能虛高。應該先補充200ml溫水,等待15分鐘後再測。

二、情緒激動時測得不准

1、壓力激素影響血糖水準

生氣、焦慮時分泌的皮質醇會干擾胰島素作用,這時測出的可能是”假性高血糖”。

2、情緒波動影響操作規範

手抖、操作不當都可能影響結果。建議平復情緒後再規範測量。

三、這些用藥情況要注意

1、某些藥物會干擾測試

比如維生素C、對乙醯氨基酚等常見藥物,可能使讀數偏高或偏低。建議諮詢醫生具體影響時段。

2、胰島素注射後立即測量

注射後15分鐘內測量不能反映真實水準,應該等待藥物起效時間過後再測。

四、特殊身體狀況要避開

1、嚴重脫水或大量飲水後

前者會使血液濃縮,後者會稀釋血液,都影響準確性。應該保持正常飲水狀態測量。

2、發燒或感染期間

炎症反應會影響糖代謝,這時測得值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判斷。

3、采血部位不潔淨

手指殘留食物糖分或酒精消毒不徹底,都會導致數值偏差。

測血糖看似簡單,實則需要講究”天時地利”。避開這些特殊時點,選擇身體平靜、狀態穩定的時刻測量,才能獲得真實可靠的數值。建議養成固定時間測量的習慣,比如晨起空腹、餐後2小時等標準時段。記住,準確的監測數據才是控糖的”導航儀”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