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26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糖尿病到糖尿病腎病,發展過...

糖尿病到糖尿病腎病,發展過程有多久?堅持6件事或有助於預防

糖尿病和腎臟健康的關係,就像一對形影不離的”難兄難弟”。很多人不知道,每3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個可能出現腎臟問題。這種悄無聲息的進展,往往在體檢報告出現異常時才被發現。但別擔心,只要掌握正確方法,完全可以按下”暫停鍵”。

一、從糖尿病到腎病的時間線

1、早期預警期(5-10年)

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,腎臟濾過功能開始輕微受損。這個階段可能沒有任何症狀,但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能發現異常。

2、臨床蛋白尿期(10-15年)

尿液中出現明顯蛋白,腎功能開始加速下降。患者可能出現下肢浮腫、血壓升高等症狀。

3、腎功能衰竭期(15-20年)

腎臟濾過功能嚴重受損,可能需要進行透析治療。此時血肌酐指標明顯異常。

二、六大防護措施

1、血糖管理要精細

定期監測糖化血紅蛋白,控制在7%以下更理想。注意避免血糖波動過大,這對血管的傷害比單純高血糖更嚴重。

2、血壓控制不能忘

建議維持在130/80mmHg以下。血壓和血糖就像”狼狽為奸”的搭檔,共同損害腎臟血管。

3、定期尿檢很重要

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檢測。這個幾十元的檢查,能比血肌酐早5年發現問題。

4、合理飲食結構

保證優質低蛋白飲食,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0.8克。多吃深色蔬菜,少吃加工食品。

5、科學運動計畫

選擇游泳、快走等中等強度運動,每週150分鐘。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腎臟血流變化過大。

6、謹慎用藥原則

某些藥物可能加重腎臟負擔,用藥前務必告知醫生糖尿病史。包括一些常見止痛藥也要特別注意。

三、容易被忽視的細節

1、口腔健康要重視

牙周炎等口腔感染會加重全身炎症反應,間接影響腎臟。每半年洗牙一次很有必要。

2、睡眠品質要保證

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在糖尿病人群中高發,會導致夜間缺氧,加速腎臟損傷。

3、情緒調節不可少

長期焦慮、抑鬱會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血糖和血壓控制。

有位患病15年的糖友,堅持做到這些防護措施,至今腎功能各項指標都在正常範圍。記住,糖尿病腎病不是必然結局,關鍵在於日常的細心呵護。從今天開始,給自己制定一個詳細的防護計畫吧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