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糖尿病來“敲門”時,身體會...

糖尿病來“敲門”時,身體會有哪些反應?發現後,及時檢測血糖

最近總感覺口渴得像在沙漠裏走了一天?明明沒怎麼運動卻瘦得褲子都松了?這些不起眼的小變化,可能是身體在向你發送糖尿病預警信號。據統計,我.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,但近一半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中招。今天就帶你破解身體發出的這些”摩斯密碼”。

一、糖尿病早期的6個典型信號

1、異常口渴和尿頻

血糖升高會導致血液滲透壓改變,大腦不斷發出”缺水”警.報。最明顯特徵就是半夜總要起床喝水、上廁所,嚴重時一晚上能跑五六趟廁所。

2、不明原因體重下降

胰島素功能異常時,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,就會開始分解脂肪和肌肉。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斤就要特別注意。

3、傷口癒合變慢

高血糖環境會影響白細胞功能,1個小傷口可能兩三周都好不了。牙齦經常發炎、皮膚反復長癤子也是常見表現。

4、手腳麻木刺痛

長期高血糖會損傷周圍神經,最早出現在四肢末端。就像有螞蟻在皮膚上爬,晚上症狀往往更明顯。

5、視力突然變化

血糖波動會導致晶狀體腫脹,看東西時而模糊時而清楚。有些患者誤以為是老花眼,錯過最佳干預時機。

6、異常疲勞感

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供能,人會感覺特別容易累。午飯後困得睜不開眼,或者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。

二、哪些人要特別警惕?

1、直系親屬有糖尿病史

遺傳因素在2型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,父母一方患病,子女風險增加3倍。

2、孕期出現過血糖異常

妊娠糖尿病女性產後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7倍。

3、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

皮質醇等激素會拮抗胰島素作用,連續使用3個月以上要定期監測。

4、體重超標人群

特別是腰圍超過85cm(女)/90cm(男)的內臟脂肪型肥胖者。

5、長期熬夜工作者

生物鐘紊亂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,夜班族患病風險增加23%。

三、發現信號後該怎麼做?

1、先別急著恐慌

單憑症狀不能確診,很多其他疾病也會有類似表現。記錄症狀出現的時間和特點。

2、選擇正確的檢測方式

空腹血糖、餐後2小時血糖、糖化血紅蛋白要組合檢測,單一指標可能漏診。

3、準備檢測前三天

保持正常飲食和作息,突擊節食或暴飲暴食都會影響結果準確性。

4、讀懂檢測報告

空腹血糖≥7mmol/L或餐後血糖≥11.1mmol/L要警惕,介於正常和糖尿病之間屬於”糖前期”。

5、必要時做糖耐量試驗

這是診斷金標準,能發現早期胰島素抵抗,但需要抽5次血。

四、日常預防的黃金法則

1、飲食做到”三低一高”

低GI、低脂、低鹽,高膳食纖維。每餐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質,最後吃主食。

2、運動記住”1357″

每天1次,每次30分鐘,每週5天,運動時心率保持在(170-年齡)次/分。

3、睡眠保證”雙達標”

既要睡夠7小時,又要23點前入睡。開燈睡覺會抑制褪黑素分泌,影響血糖代謝。

4、壓力管理”3步走”

每天正念冥想10分鐘,每週2次休閒社交,每月1次親近自然。

5、監測建立”個人檔案”

每年測1次血糖,肥胖者每半年1次。記錄體重、腰圍、血壓等基礎數據。

身體發出的這些信號,就像汽車的故障警.示燈。及時檢修可以避免拋錨在半路,而忽視警.告最終可能要付出更大代價。明天早餐後,不妨觀察下自己是否出現了這些症狀?記住,糖尿病可防可控,關鍵就在於早發現、早干預。從今天開始,給你的身體多1點關注吧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