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27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直腸癌多半是“拖”出來的?...

直腸癌多半是“拖”出來的?身體出現4種情況,早做檢查為妙

別以為便血都是痔瘡惹的禍!最近有位30歲的程式員,把反復便血當成”上火”硬扛了半年,結果腸鏡查出了大問題。其實我們的身體很聰明,當腸道亮紅燈時,總會提前發出預警信號。今天就來說說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危險信號,特別是第四種情況,很多人中招了還不自知。

一、這些異常排便情況要警惕

1、大便突然變細像鉛筆

正常大便直徑在2-3釐米左右,如果持續出現細條狀或扁帶狀大便,可能是腸道腫瘤擠壓導致的。特別是還伴有排便不盡感時,更要引起重視。

2、排便習慣莫名改變

原本規律的排便突然變得紊亂,比如從每天1次變成三天1次,或出現腹瀉便秘交替,這種毫無徵兆的變化持續超過2周就要注意。

3、便血顏色暗藏玄機

鮮紅色血滴在糞便表面多是痔瘡,但如果是暗紅色血混在糞便中,或大便呈柏油樣黑色,可能提示出血點位置較高,需要進一步檢查。

二、容易被忽略的全身症狀

1、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

沒有刻意節食或運動,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原體重的10%,這種異常消瘦往往是身體發出的求.救信號。

2、持續性的疲勞感

腫瘤消耗會導致貧血,讓人總覺得乏力、頭暈。如果休息後仍不能緩解,還伴有面色蒼白,建議查查血常規。

3、腹部隱痛位置固定

左下腹或右下腹經常出現隱隱作痛,按壓時能摸到條索狀硬塊,排便後疼痛也不緩解,這種情況別簡單歸咎於”腸胃不好”。

三、高危人群更要當心

1、有家族遺傳史的人

直系親屬中有腸癌患者的,患病風險比普通人高2-4倍。建議比家屬發病年齡提前10年開始做腸鏡篩查。

2、長期便秘的上班族

久坐不動、飲食精細的職場人士,腸道蠕動慢,有害物質滯留時間長,更容易誘發腸道病變。

3、愛吃紅肉和加工肉的人

香腸、培根等加工肉製品中的亞硝酸鹽,高溫燒烤產生的雜環胺,都是明確的致癌物質。

四、早篩早查是關鍵

1、糞便潛血試驗

每年做一次便潛血檢查,40歲以上人群更應該把這項檢查納入常規體檢。

2、腸鏡檢查

金標準檢查手段,能直觀看到腸道情況。普通人群建議50歲開始每5-10年做一次,高危人群要提前並縮短間隔。

3、CT仿真腸鏡

適合不能耐受普通腸鏡的人,雖然準確性稍遜,但也能發現較大息肉和腫瘤。

腸道問題最怕”拖”字訣。那位程式員後來做了手術,主治醫生說如果再晚兩個月,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了。記住,任何異常症狀持續超過兩周,就別再自己當醫生了。現在三甲醫院都有便捷的無痛腸鏡檢查,睡一覺的功夫就能給腸道做個全面體檢,真的沒必要拿健康賭概率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