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發現: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...

發現: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,七十歲後變成了這樣,很多人不知道

麻將桌上”嘩啦啦”的洗牌聲,是很多老人晚年生活的背景音樂。你可能不知道,那些天天泡在棋牌室的銀髮族,身體正在發生奇妙的變化。這些變化讓醫生都感到驚訝,卻很少被年輕人注意到。

一、手指靈活度遠超同齡人

1、摸牌動作相當於精細運動

每次抓牌都在鍛煉手指關節和末梢神經,長期下來手指靈活度比不做手工的老人高出30%。這種鍛煉能有效預防”老年性手抖”。

2、碼牌訓練空間感知能力

把麻將整齊碼放需要手眼協調,這種立體空間訓練能延緩大腦退化速度。經常打麻將的老人,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明顯降低。

二、社交能力持續線上

1、牌桌即小型社交場

四人一桌的固定社交模式,讓老人保持基本人際交往能力。數據顯示,每週打麻將3次以上的老人,抑鬱症狀發生率減少45%。

2、語言功能得到鍛煉

算番、報聽等需要快速語言表達,這種即時回饋的語言訓練,比單純聊天更能啟動大腦語言中樞。

三、認知功能意外保鮮

1、記牌訓練短期記憶力

記住出過哪些牌、推測他人手牌,這種記憶訓練讓大腦海馬體保持活躍。核磁共振顯示,麻將老手的海馬體體積比同齡人大15%。

2、策略思考延緩腦萎縮

每局麻將都包含概率計算和策略選擇,這種複雜思維活動能促進大腦神經突觸連接。堅持打麻將的老人,認知衰退速度比不玩麻將的慢2-3年。

四、需要注意的健康隱患

1、控制持續時間

建議每次不超過2小時,每隔40分鐘要起身活動。久坐會導致下肢靜脈血栓風險增加。

2、避免情緒波動

輸贏引起的情緒起伏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,建議玩”衛生麻將”不賭錢。

3、注意環境通風

密閉空間的二手煙和缺氧問題,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。

那些堅持打麻將二十年的老人,體檢報告往往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任何活動都要適度。如果家裏老人喜歡打麻將,不妨準備個計時器提醒休息時間,再泡杯枸杞茶放在手邊。這樣的晚年生活,才是真正的”杠上開花”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