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癌症高發和醬油有關?醫生建...

癌症高發和醬油有關?醫生建議:3種廚房調味品,最好少碰

每次打開廚房櫃門,那些瓶瓶罐罐的調味品都在默默參與著我們的每一餐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有些常用調料正在悄悄影響著全家人的健康。關於”醬油致癌”的說法,其實源於其中可能含有的4-甲基咪唑,這種物質在動物實驗中顯示有潛在致癌性。不過別急著扔掉所有醬油,關鍵是要學會辨別和選擇。

一、需要留意的3種調味品

1、顏色過深的醬油

焦糖色素超標的醬油可能存在風險。選購時注意三點:搖動瓶子看泡沫是否細膩持久;觀察液體是否呈紅褐色而非漆黑;查看配料表是否含有過多添加劑。

2、反復使用的煎炸油

高溫下反復使用的油脂會產生多環芳烴等有害物質。建議煎炸食物時控制油溫不超過180℃,且使用不超過3次。用過的油最好用來拌涼菜或做湯,避免再次高溫加熱。

3、散裝廉價味精

部分小作坊生產的味精可能含有超標重金屬。購買時認准正規品牌,使用時注意溫度超過120℃時會產生焦谷氨酸鈉,雖然不致癌但會失去鮮味。

二、調味品使用安全法則

1、控制總量是關鍵

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內,相當於一啤酒瓶蓋的量。可以用限鹽勺量化,注意醬油、蠔油等含鹽調料都要計算在內。

2、注意保存方式

開封後的調料要密封冷藏,尤其是含油脂的花生醬、芝麻醬等。發現黴變或異味立即丟棄,不要挖掉黴變部分繼續使用。

3、巧用天然替代品

用香菇粉、蝦皮粉代替味精;用檸檬汁、醋代替部分鹽;用蔥薑蒜、香草提升風味。這些天然調味方式既能減鹽又增加營養。

三、健康調味新選擇

1、釀造醬油優於配製

選擇標注”高鹽稀態發酵”的醬油,這種傳統工藝發酵時間更長,風味物質更豐富。注意查看氨基酸態氮含量,特級醬油應≥0.8g/100ml。

2、嘗試新型低鈉鹽

低鈉鹽用氯化鉀替代部分氯化鈉,適合中老年人使用。但腎功能異常者需諮詢醫生,避免鉀攝入過量。

3、自製複合調味料

將幹香菇、蝦皮、乾貝等烘乾打粉,加入少量鹽和糖,可以做出營養又安全的天然味精。存放在密封罐中,能保存一個月左右。

廚房裏的健康隱患往往藏在細節中。與其擔心某種調料致癌,不如學會科學使用。記住三個原則:選擇正規產品、控制使用總量、注意保存條件。改變從下一瓶醬油開始,讓健康從廚房出發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