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癌症也會從炎症“入手”?身...

癌症也會從炎症“入手”?身上這3處發炎,小心拖出癌細胞來

身體裏的警.報系統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敏感得多。當某個部位反復出現紅腫熱痛時,可能不只是簡單的”發炎”那麼簡單。醫學研究發現,長期慢性炎症就像在身體裏埋下了一顆定時炸.彈,某些部位的持續炎症狀態確實與惡性腫瘤的發生存在關聯。

一、這些炎症最需要警惕

1、胃炎到胃癌的演變過程

胃黏膜長期處於炎症狀態時,會經歷”慢性淺表性胃炎-萎縮性胃炎-腸上皮化生-異型增生”的病變過程。特別是伴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,風險會明顯增加。定期胃鏡檢查能有效阻斷這個進程。

2、肝炎與肝癌的密切關係

肝臟是個”沉默的器官”,慢性肝炎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。但肝臟在反復損傷修復過程中,肝細胞基因突變的概率會大幅上升。乙肝、丙肝病毒感染者的風險尤其需要關注。

3、結腸炎背後的隱患

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腸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-3倍。炎症導致腸黏膜細胞更新速度加快,增加了DNA複製錯誤的機會。病程超過10年的患者更要提高警惕。

二、炎症癌變的預警信號

1、持續時間超乎尋常

普通炎症通常1-2周會自.愈,如果同一部位炎症反復發作或持續超過1個月,就要引起重視。

2、治療效果不理想

規範用藥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,或者停藥後很快復發,可能提示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。

3、伴隨異常症狀

比如體重莫名下降、持續低燒、淋巴結腫大等,都是需要進一步檢查的信號。

三、阻斷炎症癌變的防線

1、及時治療原發疾病

控制乙肝病毒載量、根除幽門螺桿菌、規範治療腸炎等,都能有效降低風險。

2、改善生活方式

戒煙限酒、控制體重、規律作息,這些老生常談的建議其實最能減輕慢性炎症狀態。

3、定期篩查不能少

根據醫生建議進行胃鏡、腸鏡、超聲等檢查,早發現早處理是關鍵。

4、飲食調整有講究

增加omega-3脂肪酸、抗氧化物質的攝入,減少精製糖和加工食品,有助於減輕體內炎症反應。

身體發出的信號從來都不會毫無緣由。對待反復發作的炎症,既不要過度緊張,也不能掉以輕心。及時就醫檢查,改變不良生活習慣,這些看似簡單的措施,可能就是守護健康最重要的防線。記住,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,別讓慢性炎症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