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當腳部出現這幾個症狀時,馬...

當腳部出現這幾個症狀時,馬上查血糖別遲疑,可能是糖尿病!

你的腳丫子最近有沒有”鬧脾氣”?別以為只是普通的疲勞或小毛病,有時候腳上的異常信號,可能是身體在拉響健康警.報。特別是當血糖悄悄升高時,雙腳往往最先”舉報”這個不速之客。

一、腳部皮膚出現這些變化要警惕

1、莫名瘙癢難忍

血糖偏高時,末梢神經會最先受到刺激,導致腳部皮膚出現頑固性瘙癢。這種癢感就像有螞蟻在爬,即使用力抓撓也難以緩解,夜間尤其明顯。

2、傷口癒合變慢

平時三天就能結痂的小傷口,如果超過一周還沒好轉,甚至出現潰爛趨勢。高血糖環境會抑制皮膚修復能力,讓微小損傷變成頑固創面。

3、顏色異常改變

腳掌皮膚突然發紅發暗,或者出現蠟樣光澤。這可能是長期高血糖導致的微循環障礙,血液無法正常到達末梢的表現。

二、腳部感覺出現這些異常別大意

1、針刺感或麻木感

穿襪子時總覺得有東西紮腳,但檢查又找不到異物。這種異常感覺提示神經已經受到高血糖損害,醫學上稱為”周圍神經病變”。

2、溫度感知失靈

泡腳時分辨不出水溫高低,容易發生燙傷。自主神經受損會導致溫度調節功能失常,這是糖尿病足的前兆症狀。

3、走路像踩棉花

明明走在平地上,卻感覺深一腳淺一腳。本體感覺神經受損會讓人失去對雙腳位置的準確判斷。

三、腳部形態發生這些改變需注意

1、腳趾變形

大腳趾慢慢外翻,其他腳趾出現爪形改變。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肌肉萎縮和關節變形,這種變化往往不可逆。

2、足弓異常增高

沒有劇烈運動卻突然發現足弓變高,可能是高血糖引發的神經性關節病變,醫學上稱為”夏科氏足”。

3、趾甲增厚變色

趾甲變得又厚又脆,顏色發黃或發白。這可能是合併了真菌感染,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。

四、日常護腳必須做好這些事

1、每天檢查雙腳

養成睡前檢查腳底的習慣,重點觀察有無破皮、水泡、紅腫。使用小鏡子可以幫助查看腳底死角。

2、正確修剪趾甲

沿著趾甲的自然弧度平剪,避免剪得太短或挖剪兩側。銼刀磨平邊緣能防止倒刺產生。

3、選擇合適鞋襪

穿鞋前檢查鞋內有無異物,襪子要選無骨縫的純棉材質。新鞋要循序漸進適應,避免磨腳。

4、保持適度濕潤

洗腳後及時擦幹趾縫,可以塗抹無香型潤膚霜。但注意不要用在趾縫之間,避免潮濕滋生細菌。

發現這些信號別猶豫,建議儘快檢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。早期干預能有效預防嚴重併發症,記住雙腳是全身健康的晴雨錶,好好對待它們就是善待自己的未來。從今天開始,給你的雙腳多一分關注吧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