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個朋友總抱怨頭暈乏力,以為是春困沒在意。直到體檢報告顯示頸動脈狹窄,才驚覺身體早就發出警.報。血管就像城市的供水管道,一旦出現淤堵,整個系統都會受影響。
一、這些症狀可能是血管在求.救
1、突然出現的頭痛頭暈
當腦血管供血不足時,就像手機電量不足會卡頓一樣,大腦也會出現”運行遲緩”。特別是早晨起床時出現的眩暈感,要格外注意。
2、不明原因的胸悶氣短
心臟血管變窄時,心肌獲得的氧氣減少。就像汽車油路不暢會抖動熄火,心臟也會出現供血不足的表現。平躺時症狀加重是典型特徵。
3、四肢發麻發冷
手腳離心髒最遠,血管出現問題時常最先報.警。單側肢體反復麻木,或者雙腳溫度明顯不對稱,都值得警惕。
4、視力突然模糊
視網膜血管非常纖細,對血流變化特別敏感。短暫性視物模糊就像相機突然失焦,可能是眼動脈供血不足的徵兆。
二、血管變窄的幕後推手
1、不良飲食習慣是首因
長期高油高鹽飲食會讓血管內壁沉積”垃圾”。就像水管內壁的水垢,這些沉積物會逐漸佔據血管空間。
2、久坐不動加速老化
缺乏運動時,血液流速減慢,代謝廢物容易沉積。每天連續靜坐超過6小時,血管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老10歲。
3、慢性壓力持續傷害
持續緊張狀態會刺激血管收縮。就像橡皮筋長期繃緊會失去彈性,血管也會因此變得僵硬脆弱。
三、給血管做個”春季養護”
從今天開始改變一個小習慣:把辦公時的咖啡換成淡綠茶,其中的茶多酚能幫助保持血管彈性。每週增加兩次30分鐘的快走,讓血液充分流動起來。睡前做5分鐘腳踝旋轉運動,促進下肢血液迴圈。
血管健康需要長期維護,別等出現症狀才重視。現在放下手機活動下肩膀,就是最好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