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早上刷牙時,老王發現右手突然使不上勁,牙刷”啪嗒”掉在地上。他彎腰去撿,卻發現半邊身子像灌了鉛。救護車呼嘯而至時,他最後的意識停留在急診室刺眼的燈光裏。醒來後,醫生告訴他:”半年前手指發麻就是徵兆,怎麼不早來?”
一、這些不起眼的症狀可能是腦梗前兆
1、手指或肢體麻木
像有螞蟻爬的感覺,特別是單側麻木持續超過10分鐘。這不是”壓到神經”,可能是小血管堵塞的信號。
2、突然視物模糊
眼前突然出現黑蒙或視野缺損,通常幾分鐘內恢復。很多人誤以為是”眼睛累了”,其實是視網膜短暫缺血。
3、說話不利索
想說話卻像含著核桃,或突然聽不懂別人說話。這種語言障礙哪怕只出現5分鐘都值得警惕。
二、為什麼年輕人也開始中招?
1、血管早衰現象
30歲人群血管彈性檢測顯示,近四成相當於50歲水準。熬夜、高油高鹽是主要推手。
2、隱匿性高血壓
辦公室白領中有17%的人不知道自己血壓偏高。日常監測能發現異常波動。
3、頸椎病誘發
長期低頭導致椎動脈受壓,血流減少。每低頭15度,頸椎承受壓力增加一倍。
三、抓住黃金搶.救時間
1、FAST原則要記牢
Face(面部下垂)。
Arm(手臂無力)。
Speech(言語含糊)。
Time(立即就醫)。
2、溶栓時間窗
發病4.5小時內是靜脈溶栓黃金期,每耽誤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。
3、不要自行處理
掐人中、放血等土方法可能加重病情。保持患者側臥,立即撥打120。
四、日常預防這樣做
1、飲食調整
多吃深色蔬菜,每天一把堅果。限制加工食品,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。
2、科學運動
每週3次有氧運動,每次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突然劇烈運動。
3、定期篩查
40歲以上建議每年做頸動脈超聲,監測同型半胱氨酸水準。
那個陽光明媚的早晨,老王本可以避免這場災難。現在他每天在康復中心練習抓握,最懷念的是能輕鬆拿起牙刷的感覺。你的身體發出的每個微小信號,都值得認真對待。畢竟有些遺憾,一旦發生就再也無法挽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