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壓藥吃不對等於白吃?這些用藥雷區你可能天天在踩!最近一則新.聞讓人揪心:40多歲的王先生長期服用降壓藥,卻在晨練時突發心臟驟停。醫生查看用藥記錄後痛心指出,幾個常見錯誤直接影響了藥效發揮。
一、服藥時間大有講究
1、清晨服藥效果最佳
人體血壓在早晨6-10點會自然升高,這個時段服藥能更好控制晨峰血壓。但很多人習慣晚飯後吃藥,其實已經錯過了最佳作用時間。
2、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
有些患者看到血壓正常就擅自停藥,等頭暈了再吃。這種間斷用藥會導致血壓劇烈波動,對血管傷害比高血壓本身還大。
二、飲食禁忌要牢記
1、西柚是降壓藥”天敵”
西柚汁會抑制肝臟代謝酶活性,使藥物濃度突然升高。服藥期間不僅不能吃西柚,柚子、柑橘等柑橘類水果也要控制量。
2、高鹽飲食抵消藥效
即使按時服藥,如果每天鹽攝入超過6克,降壓效果就會打折扣。注意隱形鹽的攝入,比如掛麵、蜜餞等都含大量鈉。
三、日常細節決定成敗
1、別用礦泉水送藥
礦泉水中的鈣鎂離子可能和藥物產生反應。最安全的服藥方式是用40℃以下的溫開水,水量不少於200ml。
2、監測血壓要科學
很多患者只在頭暈時量血壓,其實每天固定時間測量更重要。建議早晚各一次,記錄數據供醫生參考。
3、慎用止痛藥
常見的布洛芬等消炎藥會減弱降壓藥效果。必須服用時至少要間隔4小時,並加強血壓監測。
降壓治療是場持久戰,正確用藥才能贏得健康。建議每3-6個月做次全面檢查,讓醫生根據季節變化調整用藥方案。記住,控制血壓不是把數字降下來就行,更要讓血壓平穩得像平靜的湖面。從今天開始,檢查下自己的用藥習慣是否踩了這些雷區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