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29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燙傷後該怎麼做?偏方不能亂...

燙傷後該怎麼做?偏方不能亂用,正確處理是關鍵,5個步驟跟著做

剛打翻的熱水杯、滾燙的蒸汽、突然濺起的油花…生活中燙傷總來得猝不及防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翻箱倒櫃找牙膏、醬油甚至麵粉,這些”祖傳秘方”可能讓傷口雪上加霜!其實正確處理燙傷只需要記住五個簡單步驟,關鍵時刻能避免留疤和感染。

一、燙傷後最關鍵的黃金5分鐘

1、立即遠離熱源

迅速脫離燙傷環境,但千萬別急著撕扯粘在皮膚上的衣物。用剪刀小心剪開周圍布料,避免二次損傷。

2、持續冷水沖洗

用15-25℃流動清水沖洗15-20分鐘,這個動作能帶走皮膚餘熱。注意不要用冰水,溫度驟變可能加重組織傷害。

二、正確處理水皰有講究

1、小水皰別亂戳

直徑小於1釐米的水皰是天然保護層,保持完整能降低感染風險。如果已經破裂,用無菌紗布輕輕覆蓋。

2、大水皰要專業處理

超過指甲蓋大小的水皰需要就醫,醫生會用專業器械抽吸皰液並保留表皮作為生物敷料。

三、家庭藥箱必備物品清單

1、無菌敷料

選擇非粘性傷口墊,避免換藥時拉扯創面。紗布要足夠透氣,別用棉花直接接觸傷口。

2、醫用凡士林

薄塗在淺二度燙傷處形成保護膜,但三度燙傷絕對禁用。

四、這些”急救偏方”是雷區

1、牙膏會封閉熱源

薄荷帶來的清涼感是假像,實際上可能把熱量悶在皮膚深層。

2、醬油加重感染風險

深色液體不僅妨礙觀察傷口,還容易滋生細菌。

3、麵粉阻礙散熱

乾燥粉末看似吸熱,實則可能黏附創面導致更難清理。

五、什麼情況必須去醫院

1、燙傷面積超手掌

用自己手掌作為參照,超過這個範圍需要專業處理。

2、特殊部位受傷

面部、關節、會陰等部位的燙傷即使面積小也要重視。

3、出現感染跡象

紅腫加劇、滲液渾濁或發熱,提示需要抗生素治療。

記住”沖、泡、蓋、送”四字訣:沖冷水、泡傷口、蓋敷料、送醫處理。有位媽媽用這個方法處理孩子打翻泡面的燙傷,恢復後幾乎看不到痕跡。急救包裏常備燒傷敷料,廚房操作時戴好隔熱手套,預防永遠比補救更重要。下次遇到燙傷別再手忙腳亂啦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