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為什麼糖尿病患者,容易受到...

為什麼糖尿病患者,容易受到感染?常見哪些部位感染?一文科普

血糖高的人最怕聽到醫生說”感染”兩個字,明明只是個小傷口,怎麼突然就紅腫化膿了?其實這不是偶然現象,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風險比普通人高出3-4倍。這背後藏著身體防禦系統被糖分”泡壞”的秘密。

一、高血糖如何摧毀免疫防線

1、血管損傷

長期高血糖會讓血管壁像泡在糖水裏,逐漸變硬變脆。微循環變差後,免疫細胞無法快速到達感染部位,傷口癒合速度比正常人慢30%-50%。

2、免疫細胞罷工

中性粒細胞是人體重要的”衛.士”,但血糖超過11.1mmol/L時,它們的吞噬能力下降40%。就像戰士吃了太多糖,拿不動武器了。

3、細菌的盛宴

高血糖環境相當於給細菌提供了免費自助餐。某些致病菌在高糖環境中繁殖速度能提高2-3倍,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。

二、最常中招的5大感染部位

1、足部感染

約25%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足部問題。神經病變讓患者感覺不到小傷口,血管病變又延緩癒合,最後可能發展成需要截肢的糖尿病足。

2、泌尿系統感染

女性患者發病率高達40%。尿液中糖分升高,加上膀.胱神經功能異常導致的排尿不盡,給細菌提供了完美的繁殖溫床。

3、口腔感染

唾液糖分升高導致齲齒風險增加3倍,牙周炎發生率比普通人高2-3倍。嚴重者會出現頜面部間隙感染,甚至危及生命。

4、呼吸道感染

肺部毛細血管受損後,清除病原體的能力下降。糖尿病患者得肺炎的住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-4倍。

5、皮膚感染

常見癤腫、毛囊炎,嚴重時可能發展成壞死性筋膜炎。某些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,在糖尿病患者中發病率顯著增高。

三、防感染的核心策略

1、血糖控制是根本

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下,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。餐後血糖尤其重要,超過10mmol/L就會明顯影響免疫功能。

2、日常防護要點

每天檢查雙腳,使用鏡子查看腳底;選擇溫和的沐浴露,洗澡後徹底擦幹皮膚皺褶處;每半年進行一次牙科檢查。

3、疫苗接種建議

肺炎疫苗、流感疫苗應按時接種。50歲以上患者建議接種帶狀皰疹疫苗,預防painful的帶狀皰疹發作。

4、傷口處理原則

發現傷口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,避免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劑。小而深的傷口,或紅腫超過24小時不消退,必須就醫。

四、這些症狀要警惕

1、不明原因發熱

即使沒有明顯感染灶,體溫持續高於37.8℃就要排查感染。

2、血糖突然升高

原有控糖方案突然失效,可能是隱性感染的信號。

3、意識狀態改變

老年人出現嗜睡、煩躁等變化,要警惕尿路感染或肺炎。

4、呼氣有爛蘋果味

可能是酮症酸中毒的徵兆,需立即就醫。

記住,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有傷口,而是要學會與傷口”和平共處”。每次測血糖時多問自己一句:今天檢查過容易感染的部位了嗎?做好日常防護,感染風險完全可以控制在最低水準。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