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治療糖尿病,切忌4個“過度...

治療糖尿病,切忌4個“過度”,反而導致血糖異常波動,影響健康

糖尿病管理不是走鋼絲!那些看似”完美控糖”的做法,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身體。血糖儀上的數字不是考試分數,過分追求達標反而會適得其反。今天要說的這4個控糖誤區,連很多老糖友都中招了。

一、過度節食:餓出來的低血糖更危險

1、碳水攝入不足

每天主食少於150克時,身體會分解肌肉供能。短期可能出現心慌手抖,長期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。

2、油脂極端限制

完全不吃油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,皮膚乾燥、視力模糊等問題接踵而來。每天應保證20-30克優質油脂。

3、蛋白質過量替代

用大量肉類代替主食,可能加重腎臟負擔。腎功能正常的糖友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-1.2克。

二、過度運動:當心血糖”過山車”

1、空腹晨練風險

早晨皮質醇水準高,容易誘發黎明現象。建議早餐後1小時再運動,隨身攜帶糖果應急。

2、運動強度超標

運動時心率超過(220-年齡)×70%就是過量。出現視物模糊、冷汗等症狀要立即停止。

3、忽視運動後監測

高強度運動後可能出現延遲性低血糖,睡前血糖低於5.6mmol/L需適當加餐。

三、過度用藥:血糖不是越低越好

1、自行調整藥量

根據一次偏高血糖就加藥,可能導致後續嚴重低血糖。用藥方案調整需要至少3-7天的血糖數據支持。

2、迷信偏方

某些”植物胰島素”可能添加違禁成分,造成肝腎損傷。降糖藥與保健品混用要謹慎。

3、忽視個體差異

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標應適當放寬,空腹7-8mmol/L比反復低血糖更安全。

四、過度焦慮:情緒也會影響血糖

1、頻繁測血糖

每天扎手指超過7次可能引發焦慮,動態血糖監測更適合這類人群。

2、數字強迫症

追求每條血糖曲線都完美,反而刺激應激激素分泌。允許10%以內的波動才是正常狀態。

3、社交回避

因擔心飲食失控拒絕聚會,孤獨感會升高壓力激素水準。學會在外就餐的搭配技巧更重要。

控糖的真諦是找到平衡點。就像調節老式收音機的旋鈕,稍微轉過頭就會刺啦作響。記住這些原則:主食每餐拳頭大小、運動後微汗最理想、用藥遵醫囑調整、血糖允許小幅波動。與其追求完美的血糖值,不如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。從今天開始,和血糖和解吧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