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打開微信運動,看到好友們兩三萬的步數,你是不是也躍躍欲試?先別急著刷步數,那些看似健康的暴走行為,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膝蓋。走路這件小事,其實藏著大學問。
一、走路傷膝的三大誤區
1、步數越多越好
很多人盲目追求每日萬步,其實超過身體承受能力的步數反而會造成關節磨損。每個人的適宜步數應該根據年齡、體重等因素調整。
2、速度越快越有效
快走確實能提升心肺功能,但過快的步速會加大膝蓋衝擊力。特別是體重基數較大的人群,更要注意控制速度。
3、鞋子隨便穿
穿拖鞋、板鞋長時間走路,缺乏足弓支撐會導致步態異常,間接影響膝關節受力。
二、科學走路的四個要點
1、控制合理步數
健康成年人每日6000-8000步即可達到鍛煉效果,中老年人可適當減少至5000步左右。
2、選擇正確姿勢
保持抬頭挺胸,手臂自然擺動。落地時腳跟先著地,然後過渡到前腳掌,避免”跺腳”式走路。
3、挑選合適場地
優先選擇塑膠跑道、草地等有彈性的地面,儘量避免長時間在水泥地、石板路上行走。
4、穿對運動鞋
選擇鞋底有一定厚度、足弓支撐好的運動鞋,每500公里就要更換新鞋。
三、特殊人群的走路建議
1、體重超標者
建議採用”少量多次”的原則,每次步行不超過30分鐘,一天可分3-4次完成。
2、關節不適人群
可以嘗試水中行走,水的浮力能減輕關節負擔,同時達到鍛煉效果。
3、辦公室久坐族
每坐1小時就起身走動5分鐘,比集中暴走更有利於血液迴圈。
四、養護膝蓋的日常方法
1、加強肌肉訓練
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力量訓練,能有效分擔膝關節壓力。
2、控制合理體重
體重每增加1公斤,膝蓋就要多承受4公斤的壓力。
3、注意保暖防寒
膝關節受涼會導致局部血液迴圈變差,加重不適感。
4、適當補充營養
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,幫助維護關節軟骨健康。
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,但絕不是最隨意的運動。記住,運動是為了健康,而不是為了朋友圈的點贊。從現在開始,用正確的方式邁開步伐,讓膝蓋陪你走更遠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