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子裏的警.報器響了!最近門診遇到個30歲小夥,把反復便血當成痔瘡,拖到貧血才檢查,結果讓人扼腕。其實我們的腸道很聰明,它會在癌變前拼命發出求.救信號。胃腸外科醫生掏心窩子提醒:這4個異常出現任何一個,別上網查了,趕緊約腸鏡!
一、排便習慣突然”變臉”
1、腹瀉便秘交替上演
連續兩周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與便秘交替,特別是排便後仍有便意,要警惕左半結腸病變。腫瘤會導致腸腔狹窄,糞便通過障礙。
2、大便形狀變細如鉛筆
健康人的大便呈香蕉狀。如果持續排出細條狀、扁帶狀糞便,可能是腫瘤佔據腸腔空間所致。這種變化往往呈進行性加重。
3、裏急後重感揮之不去
總感覺排便不幹.淨,肛門墜脹難受,甚至需要用手輔助排便。直腸癌患者80%會出現這種典型症狀。
二、便血千萬別自我診斷
1、鮮血≠痔瘡的專利
痔瘡出血多為便後滴血,血液鮮紅附於表面。而腸癌出血常混在糞便中,顏色暗紅,可能伴有黏液。50歲以上人群尤其要警惕。
2、黑便可能是遠端出血
上消化道出血會形成黑便,但右半結腸癌出血在腸道停留時間長,也可能使糞便呈現柏油樣,常被誤認為胃病。
三、肚子裏的”隱形警.報”
1、持續隱痛要當心
右下腹隱痛可能提示升結腸問題,左下腹不適常見於降結腸病變。這種疼痛初期輕微,進食後可能加重。
2、腸鳴音異常活躍
莫名出現腸鳴音亢進、腹部咕嚕聲明顯,特別是伴隨腹脹,可能是腫瘤導致腸梗阻的前兆。
四、體重下降是危險信號
1、無緣無故瘦10斤
沒有刻意減肥,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5%,要排查消化道問題。腫瘤消耗營養會導致進行性消瘦。
2、厭食伴隨貧血
突然對肉類產生厭惡感,同時出現乏力、面色蒼白,要查查血紅蛋白。右半結腸癌常以貧血為首發症狀。
特別提醒:40歲以上人群建議做一次腸鏡篩查,有家族史的要提前到35歲。現在無痛腸鏡技術成熟,睡一覺就檢查完了。記住,腸癌的治療幾率高達90%,但拖到晚期生存率會斷崖式下降。你的猶豫,可能會讓原本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。健康這件事,真的不能總等”下次再說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