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晚溫差大的季節,被子蓋了又踢、踢了又蓋的夜晚,您家老人是不是也總睡不踏實?這時候可要當心了,心腦血管最怕這種”忽冷忽熱”的折騰。有位心內科醫生朋友告訴我,每年這個時節,急診室接診的老年心梗患者都會明顯增多。
一、必須要做的”1件事”
睡前監測基礎指標
血壓計和血糖儀要放在床頭顯眼位置,入睡前花3分鐘測量記錄。特別注意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空腹血糖高於7mmol/L時,要及時諮詢醫生調整用藥。
二、堅決要避免的”2個禁忌”
1、不要突然改變睡姿
避免從平躺直接坐起,要先側身用手支撐慢慢起身。清晨6-9點是心梗高發時段,起床速度要放慢三倍。
2、不要忽視身體信號
夜間出現胸悶、左肩放射痛、牙床莫名酸痛等情況,不要以為是”睡姿不對”。這些可能是心絞痛前兆,需要立即舌下含服急救藥物。
三、睡眠環境優化方案
1、枕頭高度有講究
選擇8-12釐米的護頸枕,避免過高導致頸部血管受壓。可以在腰後墊個小靠枕,減輕心臟負荷。
2、臥室濕度要控制
使用加濕器保持50%-60%的濕度,過於乾燥會刺激呼吸道,誘發心血管應激反應。
3、睡前兩小時管理
晚飯後適當散步,但睡前3小時避免劇烈活動。可以聽些輕音樂,幫助副交感神經進入休息狀態。
四、容易被忽視的細節
1、用藥時間調整
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將降壓藥調整為睡前服用,控制清晨血壓高峰。但利尿劑類藥品要避免晚間服用。
2、睡前進食選擇
準備半杯溫水放在床頭,夜間口渴時小口飲用。絕對避免半夜吃冷食或甜食,防止血糖波動。
3、情緒調節方法
睡前可以溫水泡腳10分鐘,水中加入少許艾葉。避免觀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,減少情緒波動。
記住,這些建議不是小題大做。臨床數據顯示,溫差超過10℃時,老年人心梗風險會增加35%左右。從現在開始,花點心思幫老人調整睡眠習慣,可能就是最貼心的健康守護。畢竟,能踏踏實實睡個好覺,才是給心臟最好的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