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散步時身體有這3種症狀,暗...

散步時身體有這3種症狀,暗示“血栓”來臨,很多人還不當回事

最近門診遇到位40歲的程式員,每天加班到深夜,有天散步時突然左腿像灌了鉛一樣沉。他以為是太累了,結果第二天直接進了急診室——下肢靜脈血栓已經形成。其實血栓來臨前,身體會反復發出求.救信號,可惜很多人都選擇性失明。

一、走路時三大危險信號

1、單側腿莫名沉重

走著走著突然一條腿像綁了沙袋,尤其常見於小腿部位。這種不對稱的沉重感,是靜脈血流不暢的典型表現。和普通疲勞的區別在於:休息後不會明顯緩解,且往往固定發生在同一側。

2、腿部皮膚發紅發熱

血栓部位皮膚溫度會明顯升高,觸摸有灼熱感。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發紅,這是炎症反應的表現。千萬別當成普通皮膚過敏處理。

3、間歇性跛行

走一段路就必須停下來休息,否則腿部會劇烈疼痛。醫學上稱為”血管性跛行”,提示動脈供血出現問題。有個簡單自測方法:比較兩側足背動脈搏動強度。

二、血栓最愛的三類人

1、久坐不動族

連續4小時不動,血栓風險直接翻倍。程式員、司機、麻將愛好者都是高危人群。建議每45分鐘起來活動3分鐘,做做踝泵運動。

2、喝水困難戶

每天飲水量不足1500ml的人,血液黏稠度會明顯增高。有個簡單判斷方法:觀察晨尿顏色,如果像濃茶就該警惕了。

3、慢性病患者

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常年受損,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容易結垢。這類人群更要留意細微症狀變化。

三、日常預防記住三件事

1、會喝水

晨起空腹喝200ml溫水,工作間隙用小口慢飲代替豪飲。特別推薦喝些淡綠茶,其中的茶多酚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。

2、會活動

坐著時多做踝關節屈伸運動,想像用腳尖畫字母。這個動作能像泵一樣促進下肢血液回流。

3、會吃

多吃洋蔥、黑木耳等”血管清道夫”食材,烹飪時用橄欖油代替動物油。每週吃兩次深海魚,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。

血栓形成是個漸進過程,就像水管裏的水垢是日積月累的。突然出現的症狀其實是身體最後的求.救。如果發現上述任何信號,別猶豫,儘快去醫院做下肢血管超聲檢查。記住:對血栓來說,時間就是生命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