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病到胃癌的距離,可能比你想像中更近!每天都有無數人捂著胃部喊難受,卻不知道有些胃病正在悄悄”黑化”。別以為年輕就能高枕無憂,臨床數據顯示,胃癌發病年齡正在逐年降低。今天就來揪出這4類高危人群,快看看你中招了沒?
一、長期胃炎不干預的人群
1、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
胃黏膜長期處於炎症狀態,會導致胃腺體逐漸萎縮。這種病變屬於癌前病變,數據顯示有5%-10%可能發展為胃癌。特別是伴隨腸上皮化生的情況,風險會成倍增加。
2、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
這種細菌會持續破壞胃黏膜屏障,導致胃炎反復發作。感染者發生胃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3-6倍,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I類致癌物。
二、飲食習慣高危人群
1、重口味愛好者
每天攝入超過10克鹽的人群,胃癌風險增加2倍。高鹽飲食會直接損傷胃黏膜,同時促進亞硝酸鹽類致癌物的形成。鹹魚、醃菜、臘肉等都是隱形”殺手”。
2、飲食不規律族
饑一頓飽一頓的打工人要當心。胃酸在沒有食物中和時會腐蝕胃黏膜,長期如此可能誘發癌變。尤其常見於加班族、司機等職業人群。
三、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
1、直系親屬患胃癌者
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胃癌患者,你的患病風險會比普通人高2-3倍。這與遺傳基因有關,也可能源於相似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。
2、遺傳性腫瘤綜合征患者
比如林奇綜合征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,這類人群需要更早開始胃部篩查,建議從30歲起定期做胃鏡檢查。
四、長期忽視小症狀的人群
1、反復胃痛不當回事
把胃痛當作家常便飯最危險。持續性的隱痛、脹痛,特別是服藥後不緩解的情況,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號。
2、體重莫名下降者
沒有刻意減肥,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就要警惕。胃癌會影響營養吸收,同時腫瘤消耗大量能量,導致體重驟降。
特別提醒:40歲以上人群每年要做一次幽門螺旋桿菌檢測,胃鏡檢查建議3-5年做一次。如果出現嘔血、黑便、持續嘔吐等症狀,必須立即就醫。記住,胃癌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你一次次忽視身體信號的結果。現在就去預約體檢,別給癌細胞留機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