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健康熱點提醒:老人經常手麻,要留心...

提醒:老人經常手麻,要留心,這或是這些疾病發出的通知!

看到家裏長輩反復揉搓發麻的手指,很多子女第一反應都是”壓著了吧”。但持續性的手麻症狀,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。就像老化的電線會漏電,神經系統的異常也會通過麻木感來示警。

一、手麻背後的5大健康隱患

1、頸椎病作祟

長期低頭或睡姿不良導致頸椎變形,壓迫神經根時,會出現單側手指麻木。特點是晨起症狀明顯,活動頸部後緩解。

2、糖尿病併發症

長期高血糖會損傷末梢神經,出現對稱性手套樣麻木。往往從指尖開始,逐漸向手掌蔓延。

3、腦卒中的前兆

突發單側肢體麻木伴隨無力感,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。這類麻木來得突然,可能伴有言語不清。

4、腕管綜合征

長期做手工活的中老年人常見,正中神經受壓導致拇指、食指、中指麻木。夜間症狀加重,甩手可緩解。

5、維生素缺乏

B族維生素不足會影響神經傳導,表現為手腳對稱性麻木。常伴有食欲減退、疲勞等症狀。

二、居家自測小方法

1、神經功能測試

用牙籤輕劃手掌皮膚,對比兩側敏感度差異。明顯遲鈍側要警惕神經壓迫。

2、血液迴圈檢查

雙手握拳30秒後鬆開,觀察掌心顏色恢復速度。超過3秒提示供血異常。

3、肌力對比測試

雙手同時握力器,記錄兩側數值差異。單側握力下降超過20%需重視。

三、就醫檢查黃金標準

1、神經傳導檢測

通過電極片刺激神經,測量信號傳導速度。能精准定位神經損傷位置。

2、頸椎核磁共振

清晰顯示椎間盤突出程度,判斷是否壓迫脊髓。比X光片更準確。

3、血糖監測

除空腹血糖外,建議加測糖化血紅蛋白。反映近3個月血糖平均水準。

四、日常防護要點

1、調整睡姿

避免過高枕頭,側臥時在膝蓋間夾薄枕。保持頸椎自然生理曲度。

2、手部保健操

每小時做10次握拳-張開動作,促進血液迴圈。工作間隙活動腕關節。

3、營養補充

多吃深海魚、堅果等富含歐米伽3的食物。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。

4、溫度保護

洗碗洗衣用溫水,外出佩戴保暖手套。寒冷會加重末梢迴圈障礙。

當父母抱怨手麻時,千萬別簡單歸咎於”年紀大了”。及時帶他們做專業檢查,才能抓住疾病干預的最佳時機。記住,持續超過兩周的手麻症狀,務必儘早就醫排查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