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26 7 月, 2025
主頁健康熱點提醒:中老年人缺鎂,身體會...

提醒:中老年人缺鎂,身體會發出這4個“求救信號”,別小瞧了!

鎂元素被稱為”生命活動的催化劑”,卻常常被我們忽視。特別是中老年人,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對鎂的吸收能力下降,但需求反而增加。當身體缺鎂時,不會直接喊疼,而是會悄悄發出一些特別信號,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普通衰老現象。

一、四個典型缺鎂信號要警惕

1、夜間腿抽筋頻繁發作

明明沒受涼也沒運動過度,卻經常半夜被小腿抽筋疼醒。鎂參與肌肉收縮調節,缺乏時神經肌肉興奮性異常增高。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夜間腿抽筋,60%與缺鎂有關。

2、心跳突然”亂節奏”

偶爾感覺心慌、心跳漏拍,體檢卻查不出心臟問題。鎂就像心臟的”穩壓器”,能維持正常心律。臨床發現,適當補鎂可減少38%的心律失常發作。

3、情緒變得易燃易爆

原本溫和的人突然變得焦慮易怒,或是莫名情緒低落。鎂元素參與調節多種神經遞質,大腦缺鎂時,控制情緒的能力會明顯下降。

4、血糖控制越來越難

明明按時服藥,血糖卻波動加劇。鎂是胰島素發揮作用的重要幫手,長期缺鎂會加重胰島素抵抗。研究發現,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鎂缺乏問題。

二、為什麼中老年人容易缺鎂

1、吸收能力下降

腸道對鎂的吸收率隨年齡增長而降低,60歲時吸收率可能只有年輕人的60%。

2、流失速度加快

某些常用藥物會加速鎂排泄,比如部分降壓藥、利尿劑等,而中老年人服藥概率更高。

3、飲食結構改變

牙齒問題導致堅果、粗糧等富鎂食物攝入減少,烹飪方式不當也會破壞食物中的鎂。

三、科學補鎂的三大途徑

1、優選高鎂食材

每100克含鎂量:南瓜籽(534mg)、黑芝麻(350mg)、腰果(292mg)、燕麥(177mg)、黑豆(171mg)。建議每天輪換著吃,不要集中單一補充。

2、注意食物搭配

維生素D和蛋白質能促進鎂吸收,而高脂飲食和過量咖啡因會妨礙吸收。補鎂的同時可適量曬太陽。

3、合理選擇補充劑

對於嚴重缺鎂或吸收障礙者,可在指導下選擇有機鎂補充劑。建議選擇吸收率高的檸檬酸鎂、甘氨酸鎂等形態,避免空腹服用。

四、這些誤區要避開

1、不是越多越好

過量補鎂可能引起腹瀉,腎功能不全者更要謹慎。日常補充不宜超過350mg/天。

2、補鈣別忘了鎂

鈣鎂理想比例是2:1,單獨大量補鈣可能加劇鎂缺乏。

3、症狀緩解別立即停

補鎂見效後建議再維持2-3個月,讓體內儲存恢復正常水準。

特別提醒:患有慢性腎病、嚴重心臟病等疾病的人群,補鎂前務必諮詢醫生。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年體檢時加做鎂檢測,把血清鎂維持在0.85-1.10mmol/L的理想範圍。從現在開始重視這個”隱形”的營養素,別等身體亮紅燈才後悔莫及!

您可能感興趣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- Advertisment -
AD2

最多人閱讀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