蹲廁所刷手機時,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自己的”成果”?別覺得噁心,便便可是腸道發來的”健康簡報”。當腸道亮起紅燈時,最先報.警的往往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。今天教你識別3個危險信號,關鍵時刻能救.命!
一、這些異常排便要當心
1、突然變細的”鉛筆便”
正常便便直徑在2-3釐米左右,如果持續排出像鉛筆一樣細的條狀便,可能是腸道出現狹窄。腫瘤、息肉或炎症都可能導致腸道通路變窄,便便在通過時被擠壓變形。
2、帶著”暗號”的黑色便便
排除吃動物血、鐵劑等情況,如果出現瀝青樣黑便要警惕。這種顏色說明消化道可能有出血,血液經過腸道消化後就會變成黑色。上消化道出血超過50毫升時,就會出現黑便。
3、無緣無故的腹瀉便秘交替
今天拉肚子明天又便秘,持續超過兩周就要注意。這種紊亂可能是腸道功能異常的信號,比如腸道菌群失衡、炎症性腸病等。特別是伴隨腹痛、消瘦時更要重視。
二、腸道發出的其他求.救信號
1、排便習慣突然改變
原本規律的排便變得毫無章法,比如從每天1次變成3天1次,或突然每天要跑好幾次廁所。
2、便便”漂油花”
大便表面有油滴或特別惡臭,可能是脂肪消化吸收不良,胰腺或膽囊可能出了問題。
3、總感覺沒排乾淨
明明剛上完廁所,很快又有便意,但實際排不出什麼,這種裏急後重的感覺要警惕。
三、守護腸道的三個黃金法則
1、膳食纖維要吃夠
每天保證25-30克膳食纖維攝入,全穀物、菌菇、綠葉菜都是好選擇。纖維就像腸道的掃把,能促進蠕動帶走垃圾。
2、給腸道做”按摩”
平躺時順時針按摩腹部,從右下腹開始向上,再向左向下畫圈。每天5分鐘能促進腸道蠕動。
3、定期體檢別偷懶
40歲以上建議每3-5年做次腸鏡,有家族史的人要更早開始篩查。便潛血檢查也是簡單有效的初篩手段。
別等身體發出更嚴重的信號才行動,今天起做個”有心人”,每天花30秒觀察自己的排便情況。記住,腸道健康不是小事,任何持續兩周以上的異常變化,都值得去趟消化科門診。畢竟預防永遠比治療來得輕鬆,你說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