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便時突然發現這些變化,可別都怪在”上火”頭上!很多人把便血、腹瀉統統歸咎於痔瘡發作,殊不知大腸癌早期也會玩這出”偽裝術”。今天教你火眼金睛識破癌症信號,特別是第三點最容易被人忽視。
一、最危險的三種排便異常
1、便血顏色暗藏玄機
痔瘡出血通常是鮮紅色,血液浮在糞便表面。而腫瘤出血顏色偏暗紅或紫黑色,常與大便混合。更危險的是那種肉眼看不見的潛血,需要化驗才能發現。
2、排便習慣突然改變
原本規律的排便突然變得紊亂要警惕。比如持續兩周以上的腹瀉便秘交替,或者總感覺排不幹.淨。腫瘤會刺激腸道改變蠕動節律,這種變化不會自行緩解。
3、大便形狀越來越細
健康的大便呈香蕉狀。如果持續排出鉛筆樣細條便,可能是腫瘤壓迫腸道所致。特別是還伴有排便費力、肛門墜脹感時,更要引起重視。
二、這些伴隨症狀是危險信號
1、莫名消瘦:沒有刻意節食,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%。
2、持續貧血:疲勞、頭暈查不出原因,補鐵效果不明顯。
3、腹部包塊:右下腹或左下腹能摸到硬塊,按壓不痛。
三、高危人群要特別警惕
1、40歲以上突然出現排便異常。
2、有腸癌家族史或腸道息肉病史。
3、長期高脂低纖維飲食人群。
4、慢性腸道炎症患者。
四、科學篩查比症狀更可靠
1、糞便潛血檢查:每年一次,簡單無創。
2、腸鏡檢查:40歲後每5-10年做一次。
3、CT仿真腸鏡:適合不能耐受普通腸鏡者。
重要提醒:出現症狀別上網自診!有位患者把持續便血當痔瘡治了半年,結果確診時已是中期。記住,任何排便異常持續兩周不緩解,務必到消化科就診。現代醫學對早期腸癌治療幾率較高,關鍵就在一個”早”字。現在放下手機,想想你上次做腸道檢查是什麼時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