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位30歲的程式員發現大便變細,還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的,結果體檢時發現了早期結腸問題。其實我們的腸道很聰明,它會通過各種信號告訴我們是否健康。今天就來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視的排便異常信號。
一、這些排便變化要警惕
1、形狀改變要留心
正常的大便應該像香蕉一樣光滑柔軟。如果突然變得像鉛筆一樣細,或者表面出現凹槽,可能是腸道內壁出現異常。持續一周以上的形狀改變就值得注意。
2、顏色異常別大意
健康的便便應該是棕黃色的。如果出現黑色柏油樣便,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;鮮紅色血便則可能來自下消化道。但要注意,吃紅心火龍果也會讓便便變紅,別自己嚇自己。
二、兩個關鍵檢查不能省
1、糞便潛血檢查
這是最基礎的篩查手段,能發現肉眼看不見的微量出血。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。檢查前3天要避免吃紅肉、動物血等食物,以免影響結果。
2、腸鏡檢查
腸鏡能直接觀察腸道內部情況,是診斷的金標準。普通人群建議從45歲開始每5-10年做一次。檢查前需要嚴格清腸,雖然過程有點難受,但能及時發現息肉等病變。
三、預防勝於治療
1、飲食要”三多三少”
多吃全穀物、多喝白開水、多吃蔬菜水果;少紅肉、少油炸、少醃制食品。膳食纖維就像腸道的”清潔工”,每天要保證25-30克攝入量。
2、運動要”適量持久”
每週保持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快走、游泳都不錯。久坐不動會讓腸道也變”懶”,建議每小時起來活動3-5分鐘。
3、作息要”規律穩定”
腸道也有自己的生物鐘,儘量固定排便時間。早晨起床後喝杯溫水,能幫助建立規律的排便反射。
腸道健康知識很多人都知道,但真正做到的人不多。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排便情況,把這兩個檢查列入體檢清單。記住,早期發現的腸道問題,大多數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。別等到身體發出嚴重警.告才後悔莫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