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梳頭時掉落的頭髮堆成小山,浴室地漏總被發絲堵住,枕頭上的落發多到能織毛衣…先別急著把洗發水扔進垃圾桶!你可能把正常掉發和真正的脫髮搞混了。頭髮有自己的生命週期,就像秋.天的樹葉該落就落,但有些”落葉”確實在發出求.救信號。
一、掉發和脫髮的本質區別
1、數量差異
正常人每天掉落50-100根頭髮屬於新陳代謝,超過150根就要警惕。有個簡單的測試方法:五指插入頭髮輕拉,如果每次都有5根以上脫落,可能存在問題。
2、生長狀態
健康掉發的發根會有白色小顆粒(毛囊),脫落的頭髮則會重新長出。病理性脫髮區域會出現毛髮稀疏,新生頭髮細軟無力。
二、男性最常見的兩種脫髮類型
1、雄激素性脫髮
這種類型占男性脫髮95%以上,特點是發際線後移和頭頂稀疏。從20歲開始就可能出現,初期表現為額角頭髮變細,逐漸形成”M”型發際線。與遺傳因素和雙氫睾酮水準有關。
2、斑禿
俗稱”鬼剃頭”,突然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脫髮區。邊界清晰,皮膚光滑無疤痕。可能與精神壓力、免疫異常有關,部分患者會自己好但容易復發。
三、容易被忽視的脫髮誘因
1、不當護發習慣
每天洗頭超過兩次、用過熱的水洗頭、毛巾用力擦幹都會損傷毛囊。吹風機距離頭皮小於15釐米,高溫會導致頭髮蛋白質變性。
2、營養失衡
長期節食減肥會造成蛋白質、鐵、鋅缺乏。頭髮的成分90%是角蛋白,突然斷碳水的飲食會讓發質變差。
3、機械性損傷
紮太緊的馬尾辮、長期戴帽子、頻繁燙染都會導致牽引性脫髮。接發或編發時拉扯力.度過大,可能造成永久性毛囊損傷。
四、拯救頭髮的正確姿勢
1、溫和清潔
選擇pH值5.5左右的弱酸性洗發產品,水溫控制在38℃以下。油性頭皮可以每天洗,幹性頭皮隔天洗更合適。
2、頭皮按摩
洗頭時用指腹而非指甲揉搓,從發際線向頭頂螺旋式按摩。促進血液迴圈的同時不會刮傷頭皮。
3、營養補充
多吃富含胱氨酸的豆製品、含鋅的海產品,維生素B族能幫助蛋白質代謝。動物肝臟每週吃1-2次補鐵效果顯著。
4、壓力管理
練習深呼吸或正念冥想,保證23點前入睡。皮質醇水準升高會加速毛囊退化,這就是為什麼考試季掉發特別多。
那些宣稱”三天止脫”的產品往往治標不治本。有位程式員堅持調整作息+補充營養,半年後發際線真的長出小絨毛。記住頭髮是身體健康的晴雨錶,與其焦慮掉發數量,不如從改善生活方式開始。現在就去檢查下你的枕頭,如果掉發都是正常代謝的”退休員工”,那就安心睡個好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