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腎病就像個”沉默的殺手”,早期症狀不明顯,等發現時往往已經錯過最佳干預時機。但別慌,掌握幾個居家監測小技巧,就能把健康主動權牢牢握在手裏。其實需要做的事情真不多,關鍵是要做對!
一、每天必做的三件事
1、觀察尿液變化
注意尿量、尿色和泡沫情況。正常尿液應該是淡黃色透明液體,如果出現持續泡沫增多、顏色變深或尿量明顯減少,就要提高警惕。建議用透明容器接尿觀察更準確。
2、測量血壓
早晚各測一次,記錄在固定本子上。測量前靜坐5分鐘,保持手臂與心臟平齊。血壓值超過140/90mmHg就要引起重視。
3、稱體重
每天早晨空腹排便後測量,穿相似衣物。短期內體重突然增加可能提示水腫,減少則可能是營養不良。
二、每週要做的健康檢查
1、水腫自查
用手指按壓小腿前側5秒後鬆開,凹陷超過2秒不恢復就是水腫跡象。同時觀察眼瞼是否浮腫。
2、飲食記錄
記錄三天飲食情況,重點觀察蛋白質攝入是否合理。可以用手機拍照記錄更直觀。
三、每月不能忘的重要事項
1、尿液試紙檢測
藥店有售的尿蛋白試紙,操作簡單。建議每月檢測,出現”+”號要及時就醫。
2、藥物整理
檢查藥品是否充足,近效期藥物要優先使用。過期藥物及時處理,不要隨意增減藥量。
四、每季度必須完成的功課
1、化驗復查
即使感覺良好,也要定期做尿常規、腎功能檢查。建議建立專屬健康檔案,帶上既往檢查結果方便醫生對比。
2、營養評估
檢查是否有貧血症狀,比如容易疲勞、面色蒼白。可以觀察指甲是否變薄易碎,這些都是營養狀況的窗口。
記住,居家監測不是給自己增加負擔,而是為了更好地瞭解身體發出的信號。把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,就像給健康上了道保險。腎病管理貴在堅持,從今天開始,用科學的方法守護你的腎臟健康吧!